分享到:
遼闊的草原、湛藍的湖水、涼爽的氣候,夏季的新疆多姿多彩,游人如織。走進伊犁石榴花展覽館聆聽伊犁的故事,漫步特克斯縣探究八卦城的歷史淵源,深入那拉提大草原考察文旅多業態融合發展……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近日組織開展2025年專家考察休假暨服務基層活動,來自部直屬單位和部技能人才提升基地的27名專家奔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考察休假,並為伊犁文旅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行程滿滿 發現伊犁之美
“新疆的變化之大,讓我非常欣喜。”聊起伊犁之行的收獲,中國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馬靜說:“首先是感受到了新疆團結和諧的社會氛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群眾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安居樂業﹔其次是伊犁美景的多彩壯闊,民族文化的燦爛多元,讓人為之贊嘆﹔再次是新疆文旅發展成就讓人矚目,尤其是在旅游便利性方面,游客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到新疆、來到伊犁,探索新疆、探索伊犁。”
伊犁位於新疆西北部,素有“塞外江南”“瓜果之鄉”的美稱,旅游資源豐富,自然景色美不勝收,那拉提、喀拉峻、唐布拉、庫爾德寧、果子溝、伊犁河一步一景﹔歷史文化多元一體,伊犁將軍府、惠遠古城、格登碑、錫伯古城獨具魅力,六星街、喀贊其、離街、霍爾果斯兼容並蓄,既是天然氧吧、彩虹之都,又是避暑勝地、天山雪都。
近年來,伊犁逐步形成了以春季賞花游、夏季自駕游、秋季民俗游、冬季冰雪游為亮點的四季旅游格局。2024年,伊犁接待游客8445萬人次、游客花費705.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4.6%和38.8%,文旅產業已經成為伊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柱產業。
為了讓參與此次活動的專家全面、真實感知伊犁文化和旅游情況和發展成就,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伊犁州文化和旅游局精心安排,考察行程覆蓋文博場館、文化街區、旅游演藝、酒店民宿、景區景點等。
在喀贊其民俗旅游區,走進維吾爾族群眾家中,考察極具特色的民居院落,與主人探討生活的變化、飲食的差異﹔在惠遠古城,觀看沉浸式演出《明月照惠遠》,移步易景,與演員們一起走進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激蕩歲月﹔在那拉提草原,與基層文藝工作者相互交流,共同探討文藝創作……參與考察的專家紛紛表示,伊犁之行收獲頗豐。
“這一次伊犁之行讓我對新疆的自然美景、人文風情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為我所從事的音樂和戲劇創作事業打開了新的視角。”中國歌劇舞劇院一級演員陳小朵說。
暢所欲言 貢獻真知灼見
活動期間還舉辦了座談會,專家們與伊犁文旅工作者深入交流,暢談考察調研感受,從博物館展陳設計、文創產品開發、景區景點建設等方面為當地發展建言獻策。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征集與鑒定部主任、研究館員楊紅林曾多次到訪新疆。“國家博物館收藏了大量來自新疆地區的文物,這也從側面說明,新疆文化和旅游資源稟賦非常深厚,如何更好地挖掘文化內涵,用好這些資源,需要新疆文化和旅游部門做好頂層設計。”
“新疆文化和旅游發展正呈現持續增長的良好態勢,在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要重點統籌、平衡好兩個方面的關系。”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副院長、研究員畢緒龍表示,“第一是平衡好自然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之間的關系。做好保護是基礎,可以通過機制和模式創新,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第二是在產業轉型提質過程中,平衡好內生培育的文旅力量和外來品牌之間的關系,在引進外來高端品牌的同時,也要注意促進本土品牌和企業成長。”
“如果游客在那拉提國家旅游度假區內停留5到7天,行程可以每天不重復嗎?”中國旅游研究院研究員黃璜在交流中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他說:“那拉提擁有絕美的自然景觀,在這個基礎上,還要構建康養、文化體驗、研學、體育等為核心的產品集群,延長游客停留時間,增加消費。”
“在參觀伊犁將軍府過程中,講解員扎實的文史知識積累、專業的講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研究館員周勁思說,“伊犁將軍府在展陳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挖掘,在內容策劃、展陳方式上進行更多嘗試。”
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舞美設計師趙艷也提到,在博物館的展陳設計上可以更加國際化和時尚化,通過立體化和數字化的展陳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注。“例如,在少數民族服飾展示方面,可以更加的精致,定期更換,展示出少數民族高超的技術工藝水平。”
“伊犁擁有非常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在展示和活化利用方面還需要形成體系。”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副館長、研究館員魏大威建議,“例如,在展示方面,可以在景區景點設立展覽展示場所,通過表演、體驗參與、開發特色文創產品等方式豐富傳播形式。”
助力傳承 支持邊疆發展
“明年的人才援疆項目報名啟動了嗎?我申請參加,為新疆文化和旅游發展貢獻力量”“希望能在新疆設立藝術家交流項目,為大家提供交流學習平台,我會第一個申請入駐”……考察過程中,不少專家表達了參與援疆、建設新疆的願望。
據介紹,專家考察休假暨服務基層是貫徹落實中央以及文化和旅游部有關文件要求的重要舉措,也是文化和旅游部黨組重視和關心專家人才的一項制度性安排,從2006年至今已經舉辦了17次,進一步加強了文化和旅游部專家與各地基層文旅工作者的交流。
“文化和旅游人才要扎根基層、服務群眾。”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相關負責人說,多年來,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視基層人才隊伍建設,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文化工作人才專項、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支持項目。文化工作人才專項面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選派和培養文化工作者,充實了基層文化工作者隊伍,創排了一系列優秀文藝作品,在活躍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邊疆民族地區繁榮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支持項目則遴選和支持一批鄉村旅游開發、民宿經營、傳統手工技藝、非遺傳承保護、公共服務、群眾文化等各個領域的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以人才項目培養人才、支持人才、帶動人才,推動鄉村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2019年—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通過實施文化工作人才專項,每年向新疆地區選派文化工作者908名(自治區800名、建設兵團108名)、培養文化工作者180名(自治區150名、建設兵團30名)﹔通過實施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支持項目,對新疆150名入選帶頭人進行培養和項目支持(自治區108名、建設兵團42名)。(張宇)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二批研學旅游基(營)地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