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文博熱”持續升溫,文物類景區(點)、博物館成為旅游熱點,備受廣大游客青睞。同時一些文物博物館單位仍存在安全意識淡薄、風險隱患突出等問題,開放安全面臨嚴峻考驗。為此,國家文物局於近日下發《關於加強文物博物館單位開放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強化安全意識,切實筑牢文博單位安全防線,壓實安全責任,確保安全管理措施落實到位。新疆各地立即響應,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推進安全生產工作,發布安全須知、最大承載量公告等,進一步筑牢文物博物館單位安全防線。
該通知一經下發,新疆各地立刻組織學習並迅速部署相關工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館、若羌縣樓蘭博物館、烏魯木齊市博物館、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等立即組織召開安全工作會議,迅速部署安全生產工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織密安全防護網絡,檢查范圍涉及水、電以及暗角等處,同時,在線上發布了門票預約制度以及最大日承載量的公告,並及時發布設備維護、重大活動、極端天氣等信息,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進一步確保博物館運行高效目標,實現讓觀眾“安心而來、放心參觀、舒心返程”。“每日博物館實行流量控制,根據實際情況,採取館內疏導、入口調控等措施,緩解人員密集壓力。同時及時增加服務人員,加強現場秩序維護和引導,為觀眾提供更好的服務和幫助,確保觀眾的安全和參觀秩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烏魯木齊市博物館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組織人員對場館進行安全自查自糾,排查隱患,開展“人人講安全 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活動,通過對設備運轉、用電工作排查,調動員工參與監督和主要負責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經排查未發現安全隱患。
結合博物館安全生產工作,烏魯木齊市博物館還開展了消防安全知識講座和應急演練技能培訓,提高“第一責任人”的應急處置能力,強化員工應急意識和事故應急處置能力。通過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檢查、演練等系列活動,進一步強化了大家對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完善了安全管理機制,提高了全體人員防范事故與隱患辨識能力,促進了各項工作的落實,為以後安全管理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若羌縣樓蘭博物館也通過微信公眾號等發布夏日最大承載量以及瞬時承載量等相關信息。“當游客數量即將達到最大核定承載量時,博物館就會啟動預警管控措施,以保障游客安全游覽。游客達到最大承載量,博物館將啟動預警管控舉措。”樓蘭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館非常重視水電和設備安全,對電梯進一步加大檢查力度,健全檢查日志。開放日期間實行預約參觀,館內免費提供參觀引導、定時講解、團隊預約等服務,盡心盡力做好參觀接待等工作。
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分別對館內變形的場景護欄、上下樓梯及半景畫隔離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和更換,並加大設備升級改造,以“立行整改”的作風彰顯新時代兵團精神傳承者的使命擔當。同時注重問題導向,以“軍墾速度”回應群眾關切的問題。“我館將安全檢查作為博物館的生命線,以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等方針為指引,持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優化服務細節,讓廣大觀眾安心而來、放心參觀、舒心返程。”該博物館負責人表示。(王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