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墾博物館:把兵團故事講得更動聽
發布時間:2024-03-26 15:24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03-26
  “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裡,屯墾在天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墾博物館是全國唯一一座以新疆屯墾戍邊歷史為主要研究及陳列內容的國家二級博物館。2022年7月13日,正在新疆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八師石河子市,參觀軍墾博物館,了解兵團屯墾戍邊歷史,會見了兵團老中青三代建設者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為推動新疆發展、增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國家邊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兵團人鑄就的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用好這些寶貴財富。”
  軍墾博物館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把習近平文化思想貫徹落實到兵團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深入挖掘利用紅色資源,創新展陳方式,講好紅色故事,讓兵團精神成為凝聚各族干部職工群眾奮進新時代的強大精神動力。
  優化館藏結構 推進文物保護
  用炮彈殼制成的大號坎土曼、新中國第一代女拖拉機手金茂芳開過的拖拉機、有著296塊補丁的軍大衣……展廳裡,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一件件珍貴的特殊文物、一處處微縮的動人場景,記錄著兵團先輩的崢嶸歲月。軍墾博物館館藏各類文物2萬余件套,是了解新疆、了解兵團的重要窗口。為了不斷優化館藏結構,更好地展示兵團歷史文化,近幾年,軍墾博物館征集了大量文物,其中很多珍貴文物填補了兵團史料的空白,同時還對館藏兵團早期第一代軍墾戰士的採訪錄音和錄像資料進行了數字化格式轉換。
  “文物征集入館後,我們對文物進行整理、研究,挖掘其價值,並加強文物管理、藏品修復等,不斷提高科研水平。”軍墾博物館館長甘霖介紹。
  軍墾博物館實施文物保護修復項目,目前共實施了9個一級文物保護修復項目,包括1949年和平解放證明書、1950年第九軍人事通令、1959年李仁華的支邊批准書以及1975年張仲瀚給羅承瑛、王炳臣的信4件一級紙質文物﹔1949年第六軍贈給“二十二兵團成立大會”錦旗、1950年男式軍襯衣、1950年短皮大衣、1952年女式軍棉衣、1957年“中國共產黨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屆代表大會”錦旗5件一級紡織品文物。通過對文物進行保護修復及彷復制,有效提升了文物的保存環境和展覽效果。
  用活文物資源 弘揚兵團精神
  2023年,國家文物局辦公室、教育部辦公廳聯合發布了以革命文物為主題的“大思政課”優質資源項目名單,確定了10個示范項目、100個精品項目名單。其中,軍墾博物館系列紅色課程入選100個精品項目“現場教學類”名單。
  該系列紅色課程從實踐出發,以軍墾博物館館藏文物為基礎,選取了一級文物一件軍大衣、陶峙岳將軍的黨費證、軍墾第一犁和一台莫特斯拖拉機4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講述這些文物背後的故事,形成了面向中小學校、社會公眾不同的系列思政課,包含《一粒紅色種子》《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奮斗精神》《信念鑄忠魂》《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課程。目前,該課程已在石河子墾區43所中小學校開講,近6萬名學生受益,使革命文物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在八師石河子市街道社區、團場連隊、企業、醫院、部隊等完成100余場課程推廣工作,受益2萬余人﹔與石河子大學等多所高校簽訂社會實踐合作協議,將兵團精神通過講故事的形式送到了基層,服務廣大人民群眾。
  為了上好大思政課,軍墾博物館還圍繞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文化宣傳教育。堅持以研帶學,積極開展針對青少年的研學旅行活動。
  創新展覽方式 講好紅色故事
  在軍墾博物館一樓展廳,一幕由實物、人物雕塑、半景畫構成的場景,還原著1949年沙海老兵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時的情景。場景背後的屏幕上,滾動播放著幾十年後沙海老兵在石河子見到王震將軍塑像時的激動情景。
  為了讓文物更有情感溫度,軍墾博物館創新表達方式,完成4K高清軍墾題材專題片制作,包含《王震將軍與軍墾新城》《沙海老兵》等12個視頻故事,通過場館尾廳一體機循環播放展示,增強了紅色歷史的感染力。
  2022年,軍墾博物館改造升級,將新技術新理念融入博物館的建設中。通過聲、光、電等技術手段和互聯網數字技術,觀眾可以沉浸式參觀體驗兵團艱難與輝煌的發展歷程。同時,軍墾博物館的數字博物館上線,具有實景瀏覽、展覽查看、文物查看等功能,准確還原館內空間場景。軍墾博物館挑選館藏331件文物進行二維和三維信息採集,通過一體機進行展示,使觀眾獲得良好的參觀體驗。
  下一步,軍墾博物館將充分利用紅色資源,以陳列展覽、教育活動和博物館場域資源的活態利用為思路,盤活博物館紅色精神的傳播機制。通過深挖革命文物資源、利用科技支撐發展智慧博物館、深耕館藏文化開展社教活動、開發多維研學活動課程等方式,切實推進博物館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公眾提供多樣化的文化服務,更好發揮博物館價值,讓博物館真正肩負起傳播兵團精神、賡續紅色血脈的重要使命。(王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