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用好寶貴精神財富 加快發展文旅產業
發布時間:2024-03-19 09:41 來源:兵團網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兵團網 2024-03-19

  “推動文化傳承發展,旅游市場全面恢復”“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文化”的內容被多次提及。

  兵團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多彩。近年,兵團採取多種措施深化文旅融合,提升文旅產業附加值,力促旅游業加快發展。

  3月5日,沿著塔裡木河蜿蜒前行,一座造型獨特的建筑映入眼帘,其外形像4把倒置在地上的巨大犁鏵,組合在一起像種子萌發破土而出,這座建筑便是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

  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內,爬犁、抬把子、坎土曼等一件件帶著鏽跡的墾荒工具,默默訴說著昔日軍墾兒女戰天斗地、誓將戈壁換新顏的奮斗歷程﹔反映地窩子、干打壘、窯洞房等內容的一張張黑白照片,靜靜展示著軍墾戰士艱苦創業、無私奉獻、開發建設邊疆的風雨歷程。一批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通過觀看珍貴歷史圖片、實物展品,聆聽兵團故事、重溫紅色歷史。

  近年,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堅持用好用活紅色文化資源,切實抓好革命文物的發掘保護和展示利用,創新方式講好兵團紅色故事,把紅色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旅產業優勢,以文旅深度融合促進紅色文化傳承弘揚,隨著游客數量持續增長,讓兵團精神遠播四方。自開館以來,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累計接待游客435萬余人次。2023年,該紀念館被評為國家第三批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兵團在文化和旅游領域紅色資源富集。近年來,兵團加強紅色資源保護、思想內涵挖掘,大力提升紅色旅游基礎設施條件和服務水平,多點培育和建設具有發展基礎和潛力的重點紅色旅游項目,基本形成“一核一圈兩帶七區多點”的紅色旅游資源體系。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思想理念、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

  近年來,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兵團積極探索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構建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

  在九師一六四團兵團非物質文化遺產楊新平現代套彩烙畫傳承基地,55歲的兵團非物質文化遺產套彩烙畫傳承人楊新平忙著創作烙畫作品。隨著電烙鐵側移橫推,木板被滾燙的鐵筆烙得冒出青煙,栩栩如生的畫作呈現在畫板上,令人稱奇。

  “這幅套彩烙畫具有兵團特色,到了今年夏天旅游旺季,我們向游客進行集中展示,不僅能豐富旅游產品供給,帶動團場文旅產業發展,還可以把我們的非遺文化傳播出去。”楊新平說。

  作為內涵深厚的文化資源,非遺豐富了旅游內容,旅游也為非遺提供了更多的實踐和應用場景。

  兵團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截至目前,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2人,兵團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5人,擁有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1個、兵團非遺主題展覽館1座。

  兵團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與文旅產業發展相結合,在不斷探索與實踐中豐富旅游產品內容,拓展非遺傳播面。在開發非遺文創產品的同時,還在旅游景區、休閑街區、夜間集市中“植入”非遺項目的展示、展演,著力提升非遺文化體驗,探索出“非遺+旅游”“非遺+文創”“非遺+鄉村振興”等文旅融合新路子。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兵團將以“中國屯墾旅游”為主體品牌,發揮“紅色文化游”的特色,不斷創新旅游業態,豐富旅游產品供給,激活“文化+旅游”的一池春水。(朱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