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根據《文化部辦公廳關於印發〈文化市場黑名單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辦市發〔2016〕1號)要求,浙江省文化廳於2016年起試點開展文化市場經營主體黑名單管理工作,著力從制度制定、行政審批及處罰信息公示、守信激勵失信處罰機制建設等方面入手,積極發揮各方力量,試點一年以來,文化市場經營主體誠信意識不斷增強,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一、基本完成制度建設。一是組織編制文化市場黑名單制度。在文化部確定將浙江作為文化市場經營主體黑名單管理工作試點省後,浙江省文化廳十分重視,立即組織開展調研、廣泛征求意見,於2016年6月發布了《浙江省文化廳印發〈關於在我省試行文化市場黑名單管理辦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浙文市〔2016〕6號),分別從文化市場經營主體黑名單建立、信息報送、公布和退出機制、信息應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內外部監督機制等6個方面做出具體要求。總體與文化部管理辦法保持一致的基礎上,結合浙江實際將“涉外演出票價虛高、倒賣炒作演出票和網絡文化企業違規經營”兩類情況列入黑名單,起到了有效遏制作用。二是督促各地編制文化市場黑名單制度實施方案。督促杭州、寧波、嘉興、台州、湖州等地文化行政部門結合本級行政部門管理權限,制定本地區的實施方案,豐富了列入情況、規范了列入程序,更具操作性。三是梳理浙江省文化系統三級行政審批處罰權限。根據新修訂的《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和新頒發的《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詳細梳理了省市縣三級文化市場行政審批及行政處罰目錄,行政審批和行政處罰有了更新的依據。
二、全面落實制度執行。一是加強文化市場行政審批信息及行政處罰公示。依托信用浙江、浙江政務服務網及浙江省文化廳官方網站,將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演出經紀機構、涉外、涉港澳台個人及文藝表演團體參加的營業性演出審批相關信息和行政處罰數據及時在“陽光政務”欄目公布,方便辦事群眾及時了解辦理進程和利益相關人查找信息、監督企業合法運行。二是加大對文化市場黑名單懲處。杭州、寧波等地陸續公布懲處了第一批文化市場黑名單,特別是寧波聯合相關部門懲處了6家擅自接受未成年人進入的網吧,將其剔除表彰獎勵、政策試點、政府採購、政策性資金及項目扶持等范圍,其法人或主要負責人依法不得擔任新設立文化市場經營主體的法人或主要負責人。三是探索紅名單目錄和激勵機制建設。依托“中國誠信畫廊”建設、江浙滬演出洽談會的“重合同、守信用”單位獎勵、各地“星級網吧”評選等平台,浙江省文化廳公布了第一批91家紅名單企業。其中,杭州新青年歌舞團被杭州市文廣新局推薦為誠信企業,在浙江省文化廳2016年民營文藝表演團體“雙十佳”評選中率先入圍,獲得6萬元的演出補貼資金。
三、持續探索制度完善。持續探索健全文化市場經營主體黑名單制度,完善信用數據採集和使用的對象、范圍、條件及標准,建立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文化市場信用管理。構建實施“3+2+1”文化市場信用監管框架體系,即建立3個名單:黑名單、警示名單、紅名單﹔健全2個機制:聯合懲戒機制、聯合獎勵機制﹔實行1個辦法:文化市場分級分類管理辦法,以實現文化市場經營主體分級分類管理,進一步促進行業自律。(來源:浙江省文化廳)
上一篇: “歡樂春節”讓世界感知浙江 |
下一篇: 浙江溫嶺市以PPP模式創新基層文化站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