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浙江省溫嶺市橫峰街道基層文化站破除政府獨立辦文化的格局,以PPP模式拓寬融資渠道,優化項目管理,走出了一條“社會籌資建設施、企業盈利助文化”的發展新路子。該文化站已打造成擁有自主產權、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的綜合型文化大樓,固定資產超億元,總創收2600余萬元,年均投入創收30%用於舉辦文化活動400余次,惠及當地群眾10萬余人,目前已利用自身創收成功還清所有債款。該站先後獲“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單位”“省文化建設示范點”“省社科建設示范基地”“省特級文化站”等稱號。依托該文化站,2016年橫峰街道文化強鎮(街道)復評經省政府復查合格,屬地後洋村被評為浙江省文化示范村。
一、 主要做法
一是多元融資修建新型文化站。溫嶺橫峰文化站以“政府撥一點、社會捐一點、自身融資一點”方式,共籌集銀行貸款840萬元、社會資本1080萬元、政府撥款14萬元,征地約8畝建成了集文化培訓、書畫展覽、藝術表演、休閑健身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站。經三期改造擴建,目前該站總面積達8000平方米,其中影劇院1100多平方米,文化廣場約6000平方米,練歌廳和游藝廳共200多平方米,溜冰場720平方米,台球廳220平方米,圖書館215平方米,固定資產超億元,成為全省首個鄉鎮級的“億元站”。
二是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引入金三角文化發展公司、橫峰文化體育聯合會,與溫嶺橫峰街道文化站共同負責文化站的經營管理、實施還款、落實公共文化服務等職能,實行文化站長、總經理、主席集體負責制。文化站負責招商引資、政策規劃研究。文化體育聯合會統籌抓好戲曲、文學、書法等12個文體協會的運作管理,每年組織各類文化活動600余次,參與群眾達萬余人。金三角文化發展公司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地開展多種經營性文化服務,年均創收180余萬元,分別按照7:3的比例用於文化事業發展和歸還貸款,目前已有837萬元用於產業發展基金和償還籌建文化站的貸款。
三是企業化管理組建專業隊伍。目前該文化站有聘用人員44人,企業年均支付員工福利薪水約佔文化站年創收40%。同時,由金三角文化發展公司對文化站工作人員開展企業化管理,研究制定員工聘用、學習、獎勵考核、辭職辭退等制度18項。年均安排員工參加各類培訓達12天以上。通過強化管理培育,目前該文化站已組建“東海明珠藝術團”專業文藝團隊,業務范圍涉及影視娛樂、文化培訓、產業信息傳播、廣告設計裝潢等多方面內容,年均演出500余場。
二、主要成效
一是促進文化活動資金來源市場化。改變政府單一供給,實行政府、社會和市場多元主體供給模式。文化站通過劇場演出、溜冰場、台球廳活動等文化活動以及場地出租、賓館經營等非文化性活動,年均創收340余萬元,每年支出約30%用於各項公共文化活動。同時依托橫峰文化體育聯合會開展冠名文化活動,吸納民營資本、社會資本進入公共文化領域,其中以冠名方式吸引當地鞋企投入12萬元社會資本聯辦各類文體活動共21場。2016年該文化站開展活動支出52萬元,其中非政府性資金達30萬元,包括16萬元企業冠名贊助經費和4.5萬元村集體贊助經費。
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活動數量質量。公共文化服務活動的數量遠超同類鄉鎮水平,先後組織開展音樂舞蹈、書法美術、戲曲文學、體育健身等各類文體及培訓活動180余期,培訓5000余人,免費播放電影600余場,開展各類文藝演出450余場,惠及群眾10萬余人。同時,引進高端人才和高雅藝術提升公共文化質量。2013年至2016年,文化站共引進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皮郁華等高級外來人才6名。近年來,深化與國內外10余家知名戲劇、音樂、歌舞文藝團隊合作交流,俄羅斯青年文藝團、朝鮮文藝表演團及浙江小百花等一批“名牌”院團相繼參與該文化站活動130余場次,其中杭州越劇院演出為溫嶺市首次向演出機構購買低票價演出,觀眾上座率超95%,票務總收入達45萬元。
三是推動服務地方產業發展。推動文化活動與當地鞋企良性互動,發揮文化的產業服務功能。由鞋企投資,在文化站內創辦消防教育培訓基地,全年共開展消防培訓45期,培訓職工13100人次,2016年該鎮企業未發生一起生產消防事故。由鞋企冠名贊助120余萬元,吸引社會資本創辦“一刊、兩網、多群”文化傳媒平台,包括《溫嶺民間文藝》雜志、“橫峰文化網”“中國台州鞋網”、鞋企讀書群、戲迷微信群等,面向世界推介當地2400家鞋企產品。(來源:浙江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