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屆世界青瓷大會在浙江杭州舉辦。大會緊扣“宋韻青瓷﹒品質龍泉”主題,聚焦年輕化、數字化、產業化,致力推動“青瓷+”發展。青瓷文化和科技、互聯網、旅游等多業態融合,成為傳播宋韻文化、促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載體。
浙江是青瓷的起源地和發揚地,代表了中國古代青瓷燒制的最高水平。2009年,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1600多年的傳承過程中,龍泉青瓷形成了青釉配制、多次施釉、厚釉燒成和開片控制四大獨特技藝,以端庄渾朴的造型、明快流暢的線條和青翠晶瑩的釉色聞名於世。浙江省副省長成岳沖表示,要推動青瓷與科技、藝術、文化、旅游等多業態融合,努力賦予青瓷更為廣泛的時代內涵,將其打造成為新時代文化藝術的重要標識,讓青瓷這一古老瓷種“活”起來,讓文明流動起來,讓文脈傳承下去。
本屆大會多角度、多層次探討青瓷行業發展之路,舉辦了“青瓷復興﹒共同富裕”主旨論壇、“宋瓷夢華”——青瓷沉浸式交互藝術展、“新文創﹒新力量”青瓷藝術創新論壇等活動。與會嘉賓圍繞行業的熱點問題展開討論交流。國際陶藝學會理事、中國區代表萬裡雅提出青瓷文化要創新思維,融入國際﹔錢塘江文化研究會會長胡堅提出,時尚化是青瓷今後發展的必由之路﹔景德鎮陶瓷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呂品昌提出,建設景德鎮陶瓷大學龍泉研究院,培養陶瓷人才……專家學者們為龍泉青瓷文化的“深化”“物化”“轉化”提供了廣闊思路。
葉晨曦是土生土長的龍泉人,作為 “90後”青瓷匠人,他給自己的定位是不急不躁守住青瓷的根脈。他說,青瓷文化要不斷追溯過去,牢牢把握傳統脈絡,這樣才能更好創新發展。“青瓷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大,其產品的設計和應用可以更加貼近大眾生活,比如設計成咖啡具、小音箱、充電寶等,通過更豐富的設計,讓青瓷進入大眾視野。”葉晨曦說。
“對於一代代青瓷匠人延續下來的獨特青瓷燒制技藝,我們要不斷守護、鑽研和發展它。”龍泉青瓷代表性傳承人徐星說。
作為本屆青瓷大會的一個亮點,“宋瓷夢華”——青瓷沉浸式交互藝術展圍繞“青瓷符號化”的現代詮釋進行設計,以青瓷手藝人的拉坯動作為空間靈感,把“旋轉”作為展覽空間布局的核心,展出了80余件青瓷作品,讓觀眾從視覺、聽覺、觸覺全方位感受青瓷魅力。“通過展覽的跨媒介體驗,大家對青瓷有了更多元的解讀。”該藝術展的總策展人、浙江工商大學副教授祖宇表示,希望以展覽為契機,讓青瓷文化鏈接世界,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在全球化語境下實現傳統文化和藝術的傳承、激活和再生,在還原歷史脈絡的同時啟迪未來。
據介紹,本次大會簽訂了景德鎮陶瓷大學龍泉研究院項目、中國美術學院龍泉研究院項目、龍泉市青瓷原料標准化建設與陶瓷新材料研發等6個項目。項目圍繞數字化、產業化,涉及文化研究、文創產業提升、基金共建、電商品牌共建、青瓷基礎材料研究等領域,全力助推龍泉青瓷產業現代化發展,為建設品質龍泉夯實產業基礎。
此外,本次大會將建設“龍泉青瓷非遺產業在線”數字應用,搭建青瓷展陳線上平台,建設青瓷非遺資源庫,將圖文、音視頻、VR展覽等全媒體資料納入統一數據庫,為青瓷工匠及其作品提供展示平台。龍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雷蕾表示,要以放眼世界的視野,謀劃青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進一步推動青瓷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她表示:“未來要把青瓷文化轉化為文化產品,形成支柱性產業,兼顧創新與市場,適應變化和潮流,同時,強化青瓷的藝術特質,減少和削弱同質化生產,為龍泉青瓷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龍泉市文化產業和文明實踐指導中心文化產業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要扎實推動大會成果落地,助推青瓷產業高質量發展。在青瓷產品生產和品牌打造中,注重保護青瓷原有的工藝,堅守獨特的地域特色和歷代傳承下來的核心技術,堅持龍泉本土的規范和風味。實行品牌帶動戰略,推進多元化市場營銷。實施青瓷英才工程,引領青瓷人才成長,確保龍泉青瓷的可持續發展與代代傳承。用創意創新發展傳統青瓷產業,變青瓷“名片效應”為“產業效應”,增強青瓷文化的發展動力。優化產業扶持政策,加強科技研發,加大青瓷產業人才和高端創意人才的培養力度,提高年輕一代的傳承責任和創意能力。(李榮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