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有一條風景秀麗的“浙西天路”,沿線匯集了眾多景區景點,並建有一路向北驛站、望湖驛站、轉山驛站等多個旅游驛站。其中一路向北驛站突出“業態融合”,可以為自駕、騎行、徒步的游客提供自行車維修、觀景休憩、信息咨詢等旅游公共服務,頗受游客歡迎。這是浙江近年來旅游驛站建設成效的縮影。
完善的制度設計、成熟的標准規范、清晰的運營管理……浙江各地將建設旅游驛站作為旅游公共服務的重要抓手,不斷探索創新,積累了豐富經驗。
瞄准需求精細謀劃
驛站在古代是傳遞文書者或官吏途中住宿、車馬補給的場所。唐代詩人杜甫在《舟中》寫道“風餐江柳下,雨臥驛樓邊”,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藍橋驛見元九詩》中寫道“每到驛亭先下馬,循牆繞柱覓君詩”,南宋詩人陸游吟誦出“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這些詩句均有對驛站的描述,賦予驛站以詩情畫意。今天旅游驛站遍布浙江各地,發揮著串聯目的地風景、提供優質服務、展示地方文化形象的作用。
在大眾旅游時代,隨著Citywalk、微度假周邊游等深入人心,自助游比重不斷增加,需要形式更新、功能更全、供給多元的旅游公共服務平台予以支撐。在此背景下,浙江根據有關規劃、文件要求,把建設旅游驛站作為推進旅游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提升旅游品質的重要抓手。
2023年4月,浙江正式立項編制省級地方標准《旅游驛站服務規范》,把旅游驛站定義為位於道路沿線,主要為自駕、騎行、徒步旅游者提供休憩服務、補給服務、信息服務、體驗服務、文化服務等功能和設施的場所,同時規定了旅游驛站的技術指標和工作要求。後續制定的《浙江省旅游驛站評分細則》進一步明確將旅游驛站認定結果納入浙江“文旅深度融合”“山區26縣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實績”和“旅游業‘微改造、精提升’年度工作”等評價指標體系。
“浙江旅游公共服務已由‘各地自建自營、政府單一供給、線下服務為主’的1.0版本向‘省級統籌一體化建設運營、政企合作供給、線上線下服務並重’的2.0版本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旅游驛站作為旅游公共服務的重要空間和服務品牌發揮了重要作用。”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新芳說。
截至目前,浙江已認定了兩批省級旅游驛站共301個。全省已形成文旅融合、交旅融合、農旅融合、旅體融合、業態融合等多樣態旅游驛站類型,不少旅游驛站積極尋找和旅游產業鏈各環節的契合點,形成文旅產業升級的新的增長點,發揮了拉動區域經濟、帶動就業增收等輻射效應。
持續放大融合效應
在實際建設過程中,浙江大多數旅游驛站是利用道路沿線的普通公路服務站、廢棄工業遺存、農業設施用房以及村集體用房等既有建筑進行規劃建設和改造而成的。在盤活地方旅游公共服務資源的基礎上,各地旅游驛站以融合為導向,在保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不斷延展服務,創新消費場景,煥發出持續的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
以橫向拓展服務邊界為例,鬆陽縣獨山驛站集休憩補給、信息資訊、文化展示、購物體驗、室內訓練等服務於一體,游客在這裡可以投喂錦鯉、旅游休憩、欣賞傳統戲劇等,體驗休閑愜意的慢生活﹔長興縣八都岕旅游驛站將土特產超市展示銷售空間改建為集傳統文化展示、旅游信息咨詢、全民閱讀學習、文旅志願服務於一體的居游共享型旅游驛站。
在縱深呈現地方文化上,青田縣的咖啡之窗旅游驛站以咖啡為媒介搭建了縣域咖啡文化和僑鄉旅游宣傳平台,成為廣受游客喜愛的打卡點﹔衢州市柯城區桃源七裡旅游驛站將當地的生態景觀、古韻文化與驛站建設運營巧妙融合,實現了鄉裡物產、鄉土文化、鄉村生活方式的集中呈現。
“功能越多,對於游客來說,能夠解決現實問題的作用就越大。”北京聯合大學中國旅游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偉對臨安8300旅游驛站印象深刻。驛站由原國營8300廠遺址改造而成,以騎行、徒步、越野等戶外運動愛好者和過路游客為主要服務對象,可以提供設備租賃維修、休息就餐、信息咨詢等旅游公共服務,同時具備賽事活動、文化展示等服務功能。驛站還吸引了眾多騎行俱樂部入駐,為在途游客提供專業、優質、便捷的旅游公共服務。
提升服務打造品牌
品牌化既是服務質量提升的需要,也是各地提升旅游公共服務能力、推進旅游公共服務標准化、均等化、品質化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浙江實施省域旅游驛站品牌建設戰略,通過“提品質、重推廣、樹典型”,有效提高了旅游驛站公眾知曉度、使用率和影響力。
象山縣圍繞“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IP、“海上兩山”濱海環島風景道建設,打造了功能融合性強、標准化程度高、空間美學屬性突出的“青年與海”系列主題旅游驛站,為游客提供產品化、集聚式的旅游公共服務新體驗。“助力強縣富民 點靚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浙江省象山縣全力打造‘青年與海’旅游驛站”入選2023全國旅游公共服務優秀案例,成為旅游高質量發展助推強縣富民的典型代表。
安吉余村大景區旅游驛站以“瓦山、疊院、雲徑”為設計理念,在形式上呼應了遠處連綿的山巒起伏,游客在這裡可以放鬆身心。
“2023浙江文化和旅游總評榜”專門設立了“十佳旅游驛站”獎項,一個個功能齊全、各具特色的旅游驛站第一次以“主體”的形式驚艷亮相,“沿途的旅游驛站亦是風景”在浙江成為現實。
“力爭到2025年全省建成不少於1000個配置全、服務優、環境美的標准化旅游驛站。”這是浙江旅游驛站建設工作的一個目標。當前,浙江正按照“新建一批、提升一批、推廣一批、輻射一批”的思路,鼓勵更多社會資本、金融資本進入旅游公共服務領域,參與旅游驛站建設,通過旅游驛站的流量“反哺”常態化可持續運營。
按照“標准化建設、多功能集成、多維度展示、高品質服務”規劃,浙江將繼續把建設旅游驛站作為深化文旅融合、提升完善旅游公共服務水平的重要抓手和創新舉措,全力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旅游公共服務品牌。(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