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人民網8月26日訊(吳元兵):今天的居庸關長城琴聲悠揚,身著56個民族盛裝的古琴演奏者,在天下第一雄關用鐫刻著56個民族歷史文化和風情習俗的56把極品古琴演奏了《梅花三弄》、《流水》、《關山月》、《歌唱祖國》等千古名曲和時代新歌,一支由多種古老民族樂器組合而成的“幽蘭古樂”首演活動也同時舉行,古樂新曲、長城回響,中外游客駐足傾聽,共同慶祝新中國建國56周年。中華古琴彈起千古名曲奏響千年古韻,代表56個民族的56面彩旗和寫滿寄語的56米長的紅綢鋪就居庸關長城。這是記者在“56個民族56張古琴共慶建國56周年長城慶典暨幽蘭古樂首演”活動上獲悉的。
這次活動由“我們的文明”主題活動組委會、中國民族器樂學會、中國青少年社會服務中心、北京幽蘭古樂文化藝術中心、北京湖廣會館、北京戲曲博物館和北京樂器學會聯合主辦。56個民族演奏56張古琴慶祝建國56周年,寓意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偉大祖國繁榮富強。長城和古琴兩大世界文化遺產首度聯手,開創了中國四藝之首的古琴第一次登上長城共慶祖國的生日,第一次在長城用中國古樂舉辦千古名曲專場演奏會……旨在展示優秀的民族文化藝術,弘揚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
活動當天的“幽蘭古樂”首演儀式現場演奏的《平沙落雁》、《清明上河圖》等古樂也格外引人入勝、令人稱奇,“幽蘭古樂”是一支由琴、瑟、箜篌、塤、方響、阮、蕭和琵琶八種古樂器組成的樂隊,運用現代音樂的編排和組合方式,演奏流傳千年的中國經典名曲,演繹東方古樂的玄妙神韻。
活動現場,悠揚的古琴聲、壯麗的演奏場吸引了廣大游人駐足聆聽欣賞,有的外國游人樹起大拇指連連稱稱贊中國古樂的偉大和神奇,有的游客還現場哼起了廣為流傳的千古名曲,一個來京旅游的教師代表團隨著琴聲唱起了《歌曲祖國》。活動正式開始前,各民族代表、與會嘉賓在寓意56個民族一家親的56米紅綢上寫下了良好的祝願。(記者可現場採寫相關報道)
據主辦單位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古琴歷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文明的典型代表之一。56個民族的代表在長城演奏古琴,讓古老的藝術奏響時代的華章,共同慶祝建國56周年華誕,表達56個民族共同祝願祖國繁榮昌盛的美好心願。同時,也是展現古琴、古樂藝術的神奇魅力,普及中國古樂知識、弘揚民族文化的有益嘗試。
背景資料:
古琴是中國最早出現且極具人文內涵的彈撥樂器,是中國傳統器樂的代表,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活的音樂藝術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樂器之一。古琴原稱“琴”或“七弦琴”,名列文人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近代為區別西方傳入的諸多樂器,始以“古琴”名之。古琴在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傳說是伏羲、神農、堯、舜等中華民族的先祖聖王所創制,並以之教化天下。
中國古琴於2003年11月7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目錄。
長城與古琴兩個“世界遺產”首度牽手,是為慶祝建國56周年而舉辦的一件文化盛事。
上一篇: 誰埋下瓷片百萬成謎 北京發現全國最大瓷器坑 |
下一篇: 北京六項世界文化遺產“整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