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圖片新聞
圖片新聞
國內首個文化遺產保護基金在無錫成立 無錫不僅要做“經濟動物”,也要成為“文化精靈”
發布時間:2007-04-12 08:56 來源: 編輯:admin
信息來源: 2007-04-12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左)和無錫市委 書記楊衛澤(右)向無錫市文化遺產基金捐贈的單位頒發證書

無錫舉行無錫市文化遺產基金成立暨公募大會

護無錫文化遺產,小學生們積極響應

文化遺產保護基金現場公募踴躍舉牌

    人民網:國內首個文化遺產保護基金今天在無錫成立。首期募集資金超過2480萬元。 

  面臨經濟全球化趨勢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無錫同中國其他城市一樣,發生著文化生態方面的巨大變化。“一個城市的遺產是這個城市歷史的見證、文化的烙印,也是前進的基礎、發展的優勢。”為了將無錫建設成為一個最富有人文特質的文化名城,弘揚吳文化和工商文化,無錫市試圖建立一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突破傳統視野和途徑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無錫作為一座有7000年人類文明史、3100多年文字記載史和2200多年建成史的江南名城,是古代吳文化的發源地,是近代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也是當代鄉鎮企業的誕生地,遺產眾多而又寶貴。但是,對文化遺產的搶救和保護並不簡單:惠山泥人的傳承,古運河的整治,清明橋、鴻山戰國貴族墓等文物的修復和保護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這僅靠政府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為了解決資金上的難題,無錫市文化遺產保護基金會應運而生。在今天的公募大會上,這個年輕的基金會已募集資金達2486.6936萬元。

  基金成立會上,市委書記楊衛澤坦言,無錫曾經因為擔心對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將歷史文化名城的“帽子”拒之門外。其後,無錫經過10年努力,終於在2006年成功申報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今年,無錫更將不遺余力積極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楊衛澤表示,無錫不僅要做所謂的“經濟動物”,也要成為“文化精靈”﹔不僅要商氣十足,且能文風鼎盛。此間國內首個文化遺產保護基金會的成立,應有望推動無錫成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願景。

  據悉,文化遺產保護基金會募集的宗旨被設定為“廣發募集、保護遺產、傳承歷史、永續利用”。在明天舉行的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無錫論壇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將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一起,共商無錫的鄉土建筑保護大計,並將起草對無錫文物保護具有歷史意義的《無錫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