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春節前夕,文化部組織全國著名書法家和民間剪紙藝人深入四川、甘肅、陝西地震災區,開展“吉祥新春,溫暖同行——文化部送春聯、送年畫下基層活動”,將精心准備的春聯、年畫、剪紙等藝術作品送到百姓家中,慰問當地廣大干部群眾,為災區人民送去了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新春的祝福。許多剛剛搬進重建新居的群眾,歡天喜地貼上新春聯、新年畫,迎來喜慶祥和的虎年新春。
一、 名家揮毫潑墨,寫出新春祝福
文化部“吉祥新春,溫暖同行——送春聯、送年畫下基層活動”共邀請了全國近30位著名書法家分赴地震重災區,為當地群眾書寫春聯。在汶川縣映秀鎮老街村活動現場,著名書法家王鏞難得能直起身子稍微休息一下,他一直彎著腰,為熱情的災區人民寫下新年的祝福。“呵呵,寫得腰都疼了,大家太熱情了。”王鏞笑著說。深入災區親身感受黨和政府對災區人民的關心幫助,感受災區人民通過辛勤努力下發生的可喜變化,並為山村群眾寫春聯,對大多數書法家們來說是頭一次,因此也具有特別的意義。在甘肅省天水市、隴南市地震災區的村鎮,60多歲的著名書法家張景岳不顧五六個小時的車程顛簸和腰疾不適,仍然堅持一站就是一兩個小時,為群眾寫春聯。春聯不僅有吉祥祝福、虎年賀歲的傳統內容,還有歌頌災後重建幸福生活的新內容,“和諧社會春光美,重建家園福滿門”,“家園重建謝黨恩,萬眾一心愛祖國”幾乎成為活動現場最搶手的春聯。書法家們揮毫潑墨,現場書寫春聯近2000副,寫出了對災區群眾的美好祝願﹔災區群眾拿到名家手寫的春聯更是喜上眉梢,真真切切感受到黨和政府送來的溫暖關懷。為了能滿足更多群眾的需求,文化部特別邀請著名書法家書寫並印制了5萬份春聯,贈送給地震災區的群眾。陝西省寧強縣的下崗職工劉麗拿到春聯一連說了好幾個“謝謝”,“黨和國家不僅為我們重建家園,還組織書法家給我們送來了特殊的節日禮物。我覺得特別溫暖。”一位剛剛拿到春聯的老大娘欣喜地說:“以前都要跑好遠,到集市上買春聯,現在把春聯送到家門口來了,還都是大師寫的,我們真是太高興了。貼上春聯,新年就更熱鬧了!”
二、年畫剪紙藝術,送來喜慶歡樂
為了營造更為喜慶熱烈的節日氣氛,文化部此次還邀請了6位全國著名的剪紙藝人,跟隨書法家們一起到災區開展活動。她們中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也有優秀的青年剪紙藝術家,她們通過靈巧的雙手將一件件充滿著喜慶寓意和吉祥祝福的剪紙藝術品帶給廣大災區群眾。來自內蒙古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剪紙藝人劉靜蘭不僅在現場剪出了大大小小各種形式的藝術作品,還耐心細致地輔導當地的羌族女子學習剪紙。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慶陽剪紙的傳承人金香蓮今年已經71歲高齡,但是為了能夠盡可能多地給災區群眾送剪紙作品,她不僅每天現場要剪出一兩百件作品,甚至晚上隻睡三、四個小時,熬夜趕制一些大幅的剪紙作品,她說:“這次活動留下的不僅是親手剪出的作品,還有對災區人民的牽挂和祝福。”青年剪紙藝人盧雪特別創作了一組地震題材的作品,再現了地震中若干感人的場景,並將其捐贈給四川博物院作為永久收藏。除了剪紙作品,文化部此次還印制了一萬多份年畫贈送給災區群眾,這些年畫都是中國美術館館藏的年畫精品,也受到群眾的熱情歡迎。
三、弘揚春節文化內涵,為群眾奉獻更加豐富的精神文化產品
文化部黨組對此次送春聯、送年畫下基層活動非常重視,王文章副部長親自帶隊參加赴四川災區的慰問活動,藝術司巡視員藺永鈞、中國文化報總編卜鍵陪同前往。藝術司司長董偉、副司長張凱華分別帶隊赴甘肅、陝西兩省災區開展活動。四川、甘肅、陝西三省文化部門積極配合,組織本省的部分畫家、書法家積極參與配合活動的開展。文化部組織著名書法家、剪紙藝術家送春聯、送年畫到地震災區,打破了以往文化下鄉以文藝演出為主的單一形式,進一步拓寬和豐富了為群眾服務的形式和內容。書法家、畫家們走出書齋、畫室,走到最基層的群眾中去,直接地將優秀的藝術作品奉獻給群眾,不僅對於參與活動的書法家、畫家們是一次激勵和振奮,同時他們德藝雙馨的行為,也表現出廣大文藝工作者對群眾的熾熱情懷,為全國的文藝工作者做出表率和榜樣,激勵更多的藝術家能夠深入群眾,將美好的藝術作品奉獻給人民大眾。送春聯、送年畫到廣大群眾中,尤其符合中國春節文化傳統,從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層面張揚了春節的文化意義,符合廣大群眾新春祈福納祥美好願望。藝術家們每到一個地方,都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在四川,藝術家們被村民們團團圍住索要春聯、剪紙、繪畫,人們希望這難得的作品能為自家的新年添福增彩﹔在甘肅,鄉親們特意從家裡拿出了柿餅、核桃等土特產,表達對藝術家的感謝之情﹔在陝西,當地文藝隊跳起了歡快的羌族舞蹈,感謝從北京遠道而來的藝術家們。無論是春聯、年畫還是剪紙,災區的人民群眾通過一件件優秀的文藝作品,感受到的是藝術家們的深情和祝福,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