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焦點新聞
焦點新聞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做紅色文藝輕騎兵、農牧民的貼心人
——永做紅色文藝輕騎兵、農牧民的貼心人
發布時間:2019-08-05 10:51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9-08-05

  7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負責人陪同下,深入社區、林場、農村、高校、機關單位,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就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進行考察調研,實地指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其間,在赤峰市鬆山區興安街道臨潢家園社區的烏蘭牧騎排演大廳,習近平總書記觀看了社區群眾在烏蘭牧騎隊員指導下排演的精彩民族歌舞。他指出,烏蘭牧騎很接地氣,群眾喜聞樂見,永遠不會過時。新時代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要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積極支持和推廣直接為基層老百姓服務的文藝活動。

  這是繼2017年11月21日給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回信後,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點贊和勉勵烏蘭牧騎,並就新時代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做好文藝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隊員們倍感振奮和鼓舞,矢志做紅色文藝輕騎兵的勁頭更足啦!”回想起半個多月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內蒙古赤峰市鬆山區興安街道臨潢家園社區觀看烏蘭牧騎隊員指導的群眾表演的一幕,赤峰市民族歌舞劇院院長楊紅村依然十分激動。

  “記得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回信後的第七天,赤峰市委決定赤峰市民族歌舞劇院加挂‘赤峰市直屬烏蘭牧騎’的牌子,發揮劇院領軍作用,切實擔負起市內鬆山區等地的文化建設和服務職能,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楊紅村說,“總書記的回信猶如陽光雨露,烏蘭牧騎之花在內蒙古大草原競相開放。這次總書記考察的興安街道烏蘭牧騎,就是在那個時候應運而生的。”

  楊紅村介紹,習近平總書記在臨潢家園觀看排演時的領舞演員徐海燕,退休前是赤峰市民族歌舞劇院的舞蹈編導。退休後,年逾花甲的她積極參加興安街道的烏蘭牧騎建設,憑借扎實的藝術功底和多年積累的藝術經驗,幾個月就創編出《兵之歌》《在希望的田野上》《藏民的太陽》3個群舞節目,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自成為赤峰市直屬烏蘭牧騎、承擔起帶動全市烏蘭牧騎事業發展重任以來,赤峰市民族歌舞劇院立足職能、積極創新發展,在大幅提升演職人員整體水平、滿足烏蘭牧騎“一專多能”要求基礎上,不斷推出精品佳作,先後創作了包括大型原創話劇《熱土》《草原豐碑》《烏蘭牧騎戀歌》,以及小品《小村勁吹文明風》、歌曲《每當迎來你的華誕》、好來寶《掃黑除惡得民心》、舞蹈《七色花》等一批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劇院也被評為赤峰“全市民族團結先進模范集體”、內蒙古“全區服務基層先進集體”。

  今年以來,赤峰市民族歌舞劇院演職人員先後組織多支隊伍,深入赤峰市民航機場、市森林消防支隊和全市各區縣多個村鎮,在赤峰開往北京的2622次列車上以及北京世園會主場館等地,開展80多場主題鮮明的文化惠民演出服務活動。本著“抓隊伍,出人才﹔抓創作,出精品﹔抓公益,惠百姓”的工作思路,赤峰市民族歌舞劇院深入踐行烏蘭牧騎精神,不斷傳承和保持烏蘭牧騎的紅色基因。

  盛夏時節,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直屬烏蘭牧騎排練大廳裡,幾十名演員汗流浹背,他們正排練第八屆烏蘭牧騎藝術節專場晚會《金色的搖籃》。

  “在新聞裡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點贊烏蘭牧騎,我這個烏蘭牧騎老兵特別高興,受到極大鼓舞!”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直屬烏蘭牧騎藝術團團長那順說,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烏蘭牧騎事業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劇院直屬烏蘭牧騎把每年下基層演出的場次從100場次增加到120場次,而且走進更基層、更貧困、更邊遠的地區,把黨的關懷和溫暖送到每個人的心坎上。

  內蒙古自治區察右後旗烏蘭牧騎是自治區“十佳烏蘭牧騎”“一類烏蘭牧騎”,李燕東於2008年考入這支隊伍,2011年開始擔任隊長。他說,習近平總書記說烏蘭牧騎永遠不會過時,是對烏蘭牧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一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弘揚烏蘭牧騎精神,發揮好、拓展好烏蘭牧騎‘演出、宣傳、輔導、服務、創作、創新’職能,創作演出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文藝作品,永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永做農牧民的貼心人。”李燕東表示。(駐內蒙古記者  阿勒得爾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