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焦點新聞
焦點新聞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取得積極進展
發布時間:2020-10-29 10:13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0-10-29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對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國有文藝院團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聚焦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著力完善院團管理體制和生產經營機制,推動改革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

  堅持正確的改革方向

  宣傳文化陣地作用更加彰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體制改革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無論改什麼、怎麼改,導向不能改,陣地不能丟。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文化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重點改革任務實現突破,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國有文藝院團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中堅力量,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力量。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是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先後出台了《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為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特別是今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14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了下一階段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重點任務以及保障措施,為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相關部門按照中央部署,結合職能,加大對國有文藝院團引導扶持力度。推動國辦關於支持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和文化企業發展文件落地落實,出台《關於支持轉企改制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強轉企院團政策保障。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推動院團黨組織參與重大事項決策,加強舞台藝術作品內容把關。加大財政資金保障力度,2013年至2018年,全國國有文藝院團財政補貼由98.4億元增加到138.3億元,年均增長近9%。創新財政資金投入方式,設立國家藝術基金,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推動扶持方式由直接財政撥款向基金資助、補貼票價等多種方式轉變。加強劇場等基礎設施建設,為國有文藝院團配備流動舞台車。此外,將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非遺保護傳承體系、文化產業扶持體系,為國有文藝院團創作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撐。

  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部署要求,把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納入全面深化改革重點議程,北京、上海、重慶、四川等地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深入國有文藝院團一線調研並作出部署。各地按照本地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實施意見或專項工作方案確定的時間表、路線圖,細化配套政策,持續推動改革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出台《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條例》,為烏蘭牧騎改革發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各級國有文藝院團提高政治站位,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根本任務,深入挖掘中華文化底蘊,積極反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以優秀舞台藝術作品回答時代課題,宣傳思想文化陣地作用更加彰顯。廣大院團聚焦建黨95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大時間節點,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文藝活動。堅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出了一大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舞台藝術作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大力開展“戲曲進鄉村進校園”“結對子、種文化”等活動,積極承擔公益性演出服務,持續提升演出質量和效益。近兩年在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中,80元以下的低價門票佔總票量的50%。2019年,各級國有文藝院團赴農村演出25.61萬場,佔總演出場次的63.3%。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自覺將傳承弘揚戲曲、曲藝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扛在肩上。堅持交流互鑒,用文藝講好中國故事,在展示中國形象、促進民心相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完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國有文藝院團內生動力持續激發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機制,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來做好工作,以此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各級黨委、政府和國有文藝院團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決策部署,把制度建設和治理能力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完善國有院團管理體制和生產經營機制。

  國有文藝院團主管部門扎實推進職能轉變,進一步理順與所屬院團的關系。加快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印發《國有文藝院團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試行辦法》,開展考核試點。根據國有文藝院團不同性質和功能,堅持分類施策,統籌推進院團改革與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改革,加強引導服務管理,推進結構布局調整和資源整合。遵循藝術規律,指導國有文藝院團不斷強化內部運行機制和經營管理創新,形成體現舞台藝術特點的經營管理模式。

  事業院團在突出公益屬性基礎上,按照面向市場、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的要求,著力完善內部運行機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細化崗位設置。文化和旅游部所屬院團實行全員聘用制。深入推進內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績效考評體系,完善激勵和約束機制,充分調動了事業院團干事創業的熱情。各院團持續完善經營管理機制,細化演出排練計劃,提升管理運行水平。上海、深圳等地一些院團探索建立理事會、基金會等制度,推動院團社會化、專業化管理,增強了院團發展活力。

  企業院團注重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努力形成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體現文化企業特點的經營管理模式。一些已組建的演藝集團深入推進黨建、人力資源、藝術生產、資產財務、宣傳營銷、法律工作等管控體系建設,集中力量辦好所屬文藝院團,有效履行院團出資人和管理機構職能,全面實施績效考核,切實加強國有文化資產管理,經營管理效能不斷提升。持續推進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院團改革發展。2016年,完成股份制改制的吉林市歌舞團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挂牌,在試水資本市場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

  健全舞台藝術創作生產機制

  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不斷涌現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文藝工作的中心環節,努力創作生產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各級文化和旅游部門、國有文藝院團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加強舞台藝術精品創作作為重點任務,把提高質量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持續完善創作生產演出機制,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進行文藝創造。

  文化和旅游部門著力完善舞台藝術創作生產推進體系,加強規劃引導,圍繞重大時間節點組織國有文藝院團開展主題創作,持續實施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劇本孵化等工程項目,搭建舞台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基層院團戲曲會演等展示平台,不斷提升院團藝術創作能力。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推動完善演藝市場流通體系,積極打造線上線下優秀藝術作品傳播平台,為國有文藝院團出精品攀高峰創造了良好外部條件。陝西等地組織國有院團開展助力脫貧攻堅文藝巡演,創作了一批以脫貧攻堅、扶貧扶志為主題的優秀作品。

  各級國有文藝院團不斷完善舞台藝術創作生產演出機制。建立健全藝術創作科學決策機制。組織專家對創作計劃進行評估論證,通過藝術家與觀眾研討、劇目評定等,加強對劇目上演的論證。上海各市屬國有文藝院團普遍推行藝術專家委員會、藝術總監工作機制,加強了內容導向和藝術質量管理。北京、湖北等省(市)屬院團聚焦重大題材和現實題材,加強統籌規劃,制定中長期和年度創作生產計劃,實施項目滾動管理。健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常態化工作制度。各院團持續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藝術家們紛紛走進基層採風、創作以及送文化、種文化,使藝術創作更接地氣,也搭建起專業院團藝術精品惠及群眾的平台。優化創作生產演出組織機制。一些院團積極探索制作人制、項目制、委約制等,實施劇目生產項目化管理運作,激發了創新創造活力。加強國有文藝院團對口幫扶。國家直屬院團及一些省屬院團通過共建,提升了西部及基層院團創作能力。

  創作生產機制的健全,有力激發了國有文藝院團藝術創作熱情。2013年至2019年,全國文化部門管理的國有文藝院團原創首演劇目從1288部增長到1654部,涌現出一大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作品,在“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評選中屢獲佳績。

  創新人才培養引進管理機制,支持國有文藝院團

  可持續發展的人才隊伍建設格局不斷健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文藝隊伍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響的各領域文藝領軍人物,建設一支宏大的文藝人才隊伍。各級宣傳文化部門和國有文藝院團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人才作為國有文藝院團的第一資源,加快完善人才培養引進、管理、保障與獎勵機制,全面加強編劇、作曲、導演、演員、燈光、舞美、劇務、舞台監督以及院團管理等人才隊伍建設特別是青年人才儲備。

  持續加強培養培訓。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制定了全國文藝業務骨干和管理干部培訓工作規劃,緊密結合文藝工作者的思想和工作實際,持續對宣傳文化領域文藝骨干、管理干部及其他文藝人才進行輪訓。文化和旅游部持續舉辦了全國文藝院團長培訓班、演藝經營管理人才高級培訓班、舞蹈編導人才培訓班等各類培訓班。通過實施國家藝術基金人才項目、“名家傳戲”、“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文化工作者專項等相關人才工程,拓寬培訓渠道,創新培訓手段。通過組織技能比賽等形式,讓舞台藝術人才在交流中相互促進。各地國有文藝院團加強與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等的深度合作,依托院校培養青年人才,為演職員提供就業技能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建立健全人才流動機制。上海等地院團建立了優秀人才引進交流的長效機制,完善創作排演合作機制,引進知名大師駐團指導,深化優秀人才國際交流。一些院團建立轉崗制度,在黨委、政府支持下,輸送年齡偏大不能適應一線工作的演員到文化館、圖書館及文藝群團工作,繼續發揮特長。完善人才支撐保障機制。實施藝術和技術崗位職業序列改革,突破年齡、資歷以及現有職稱評聘制度限制,打破院團優秀人才職業晉升瓶頸。探索對高層次人才、關鍵崗位、業務骨干或緊缺急需人才實行協議工資、項目工資、年薪制等分配形式,收入分配向頂尖人才傾斜、向一線演職人員傾斜,有效激勵了演職人員積極性。

  因地制宜探索創新,國有文藝院團

  改革發展形成多樣有益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一張藍圖抓到底,抓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同時,要鼓勵地方、基層、群眾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勇於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不斷深化對改革規律的認識。各地黨委、政府和國有文藝院團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結合實際探索創新,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好經驗好做法。

  在完善制度設計方面,北京提出了支持院團改革發展的18條舉措,上海持續推進市屬國有文藝院團“一團一策”改革,重慶出台了“5+5”政策體系,為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提供了全面有力政策支撐。

  在創新扶持方式方面,北京、天津、河北通過發行文化惠民卡,將文化惠民和繁榮演出市場有機結合,變補貼院團為補貼市民,吸引觀眾走進劇場劇院,同時也有效提升了院團的市場意識和競爭力。

  在加大創作演出要素保障方面,北京設立了面向文藝院團的公共服務平台——北京劇目排練中心,緩解了院團排練難的問題。建立了劇院運營服務平台,搭建起劇場、劇團、觀眾三方受益的服務平台,截至2019年底,共計演出498台劇目,演出882場。上海加強人才支撐保障,允許市屬事業院團按照多演出多得酬勞原則,將演出收入用於發放一線演職人員的演出補貼、樂器補貼等,並納入收入分配管理。推進“一人一策”,培養青年藝術家。

  在整合演藝資源方面,天津、黑龍江、山東等地充分發揮國有文藝院團帶頭作用,成立演藝聯盟,積極整合院團、劇場、演出經紀機構等演藝資源,創新發展模式,壯大主流文化力量。

  在拓展發展空間方面,各地院團發揮自身人才優勢、文化資源優勢,持續深化演藝與旅游、科技等融合發展。貴州等地國有院團深入景區駐場演出。今年疫情期間,順應文化消費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趨勢,一些院團推出了線上劇場,較好滿足了群眾多樣化文化需求。

  風勁揚帆正當時。當前,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面臨難得的重要機遇。讓我們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文藝工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為統領,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奮力書寫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