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文化和旅游部機關服務中心(機關服務局)
文化和旅游部機關服務中心(機關服務局)
加強黨性修養 弘揚延安精神
發布時間:2011-06-03 12:33 來源: 編輯:信息中心
信息來源: 2011-06-03

姚家華

2011328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聖地;延安是延安精神的發祥地。

  延安精神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從1935年至1948年黨中央、毛澤東在延安戰斗生活了十三年。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黨的優良作風﹔培育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延安精神。文化部人事司安排,我於2011319日,赴延安參加中組部在中國延安干部學院舉辦的第一期加強黨性修養專題培訓班,聽取了源潮同志的重要講話,並參加學院組織的專題講座、現場教學、社會實踐、典型示范、閱讀研討等形式多樣的教學體驗和學習培訓。

  在延安培訓的日子裡,每到一處舊址現場,我都從心靈上經歷了一次強烈的震撼和淨化,深感新中國的建立和我們黨的執政黨地位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孜孜不倦、矢志以恆、勇於探索和執著追求的結果。革命前輩們為了民族解放和新中國的誕生,在極端艱苦困難的條件下,在平凡的工作中展示了偉大的精神、高尚的情懷,無數的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的利益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許多烈士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姓,他()們卻留下了對黨的忠誠,留下了對人民的無限熱愛,留下了對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忠貞不渝。我深深感到,參加這次延安學習培訓,是一次“紅色之旅”,是重溫黨史、重溫軍史、重溫共和國革命史之旅,是加強黨性修養,堅定思想信念的一次理念與情感的紅色祭祖

通過學習培訓,我加深了對學習延安精神,加強黨性修養的內涵的認識,加深了對堅持黨性原則,增強宗旨和觀念的重要性的理解,更加堅定了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保持共產黨員政治本色,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

一、堅持理想信念是加強黨性鍛煉、弘揚延安精神的重要前提。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燈塔,是生命之光,是我們共產黨人必不可少的黨性原則。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時期,我們共產黨人之所以能夠不畏艱難險阻,團結奮斗、無私奉獻,經受各種考驗,戰勝各種困難,靠的就是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忠誠和追求,靠的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勝的理想信念。堅定理想信念,是始終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的最深層的思想動力。堅定理想信念,就必須加強黨性修養,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們要向張思德那樣,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腳踏實地地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有利於人民的人,全心全意的跟黨走,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特別是要按照錦濤總書記要求,以人民的利益為重,堅持把實現個人理想追求與實現黨的奮斗目標和人民利益聯系起來,正確看待個人利益得失,多想想為黨和人民事業而犧牲的英烈們,多想想仍有不少困難的群眾,多比比那些為黨和人民任勞任怨辛勤工作的模范人物。機關後勤服務工作,點多面廣,事務瑣細繁雜,作為一名後勤崗位的黨員干部,必須堅持權為民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堅決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工作任務,讓自己的黨性觀念更加堅強,讓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二、堅持實事求是加強黨性鍛煉、弘揚延安精神的思想基礎。

  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政黨,以馬列主義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中國革命是具有自己的國情的,既不同於歐洲,也不同於俄國,因而,中國共產黨人必經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實踐中總結出適合中國實際的革命理論。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對“實事求是”一詞賦予了馬克思主義的內涵:“‘實事求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堅持實事求是,不隻是講真話,尊重事實,從實際出發,從客觀情況出發,探索規律。經過延安整風,重點是整頓黨風、學風和文風,全黨上下思想得到解放,普遍認識到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性,形成集體智慧集體力量,最終思想統一到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上來,提高了馬列主義思想覺悟和對於黨內是非的辨別能力,養成了調查研究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

  實踐證明,無論是誰,無論是什麼時候,無論是從事什麼工作,如果偏離了實際就容易犯錯誤,而堅持了實事求是,我們黨的事業就能夠取得成功。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勝利,就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勝利,是毛澤東思想作為集體智慧的勝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更要堅持實事求是,堅決反對幾種不良做法:以傳達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拿來主義、形式主義的理論來指導工作實踐﹔獨斷專行,主觀臆斷,一個人說了算﹔脫離群眾,高高在上,漠視群眾的冷暖疾苦等等,必須始終堅持延安時期就已形成的我們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工作實踐中,堅持從實際出發,不斷研究新問題,不斷解決新問題。

  三、堅持以人為本是加強黨性鍛煉、弘揚延安精神的最高表現。

  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必須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以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事機關後勤管理工作,同樣需要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弘揚延安精神,一要把人民利益作為最高價值標准。鄧小平把人民利益標准具體化、形象化,提出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即要始終堅定不移地把人民群眾作為價值主體,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把大多數群眾關心的熱點、重點、難點和焦點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傾聽群眾的呼聲,扎扎實實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二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情辦好。群眾利益無小事,我們要從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事業成敗的高度來堅持群眾路線,增強群眾的觀點,切實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把為人民謀利益作為天職,把實現群眾的願望作為第一要務。要始終保持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帶著深厚的感情幫助群眾排憂解難,使群眾從切身體會中感受黨員干部的關心和組織的溫暖。三要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堅持立黨為公,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四要重視學習,加強鍛煉,勤於思考,善於總結,努力在實踐中掌握新知識,積累新經驗,為機關後勤改革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奉獻力量。

  四、堅持艱苦奮斗是加強黨性鍛煉、弘揚延安精神的根本法寶。

  1941年至1943年的南泥灣大生產,王震領導的三五九旅將荒無人煙、雜草叢生的荒涼世界改造成了“到處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的好江南,樹起了黨領導的陝甘寧邊區在生產運動的一面旗幟,開創性地實踐了中國共產黨人的艱苦奮斗精神,充分體現我黨我軍是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增強了軍民團結,密切了黨群關系,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對黨領導的整個中國革命事業起到了重要作用。

艱苦奮斗的核心是實干精神,它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它不僅僅表現在物質生活和消費領域中的勤儉節約和量入為出,更表現在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共產黨人的思想觀念、精神動力、人生追求和行為規范﹔它不僅僅體現了解放區軍民熱愛生活、謙虛謹慎、開拓進取的精神,更體現了共產黨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它不僅僅反映了黨員干部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廉潔奉公、拒腐防變的優良作風,更反映了我們黨尊重知識、尊重改造、尊重發展、尊重奉獻的科學精神等。我們的領袖,就是在延安小小的窯洞指揮了世界最大的人民戰爭。我們的黨,就是在陝北這塊貧瘠的黃土地上,探索創立了立足民主政治的邊區人民政府。我們的軍隊,在南泥灣大生產中,官兵同甘共苦,干部身先士卒,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現豐衣足食,打破敵人封鎖。我們的戰士,如張思德同志,以他年輕的生命,踐行了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彰顯了為人民的利益死得其所的獻身精神。我們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不遠萬裡來到中國戰斗在抗戰的前線,以一名戰地醫生艱苦奮斗的奉獻精神,輝映出他“對工作極端地負責任,對技術精益求精”和“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博大情懷。我們在後勤工作中,一定要發揚延安艱苦奮斗的奉獻精神,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實踐,推進工作,真抓實干,以實際行動弘揚延安艱苦奮斗的創業敬業精神。

短短十天的黨性修養培訓班雖然結束了,然而加強黨性修養,弘揚延安精神卻是終身的。在今後的後勤工作實踐中,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努力向楊善洲同志學習,自覺加強黨性修養,不斷提升思想境界,努力提高能力素質,堅持求真務實作風,多謀多抓一些上級不一定能看到,但對基層群眾有益處的事;多謀多抓那些雖然當時難以見效,但對長遠建設永遠有好處的事;多謀多抓那些雖然無益於個人揚名得利,但有利於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發展的事,努力做一名無愧於黨、無愧於祖國、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的共產黨員。

(作者系文化部機關服務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