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10月10—11日,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李鬆應邀參加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和芬蘭文學學會民俗檔案館共同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論壇(2015﹒文學)——數字化的口頭傳統:策略、實踐與合作”。來自芬蘭、美國、德國、日本、蒙古、中國六個國家的十余位知名專家參加。
論壇期間,李鬆發表了題為《“講述”的變遷——技術發展中文化傳承》的演講,指出:“作為國家層面,傳統的文化傳承是以文字為主體的方式——‘典籍化’在實施著,但在數字時代,影像等新興技術可以彌補傳統文字記錄的弱點,更加全面的記錄和保存不同樣態的文化現象,因此作為國家文化部門和研究機構有責任、有擔當的去完成文化的數字化工作,讓我們更全面的去講述中國絢麗多彩的文化”。李鬆的發言引起了與會專家的強烈反響,他還同各國專家就口頭傳統研究的數據庫、數字語料庫和研究平台,以及民俗檔案庫,信息化建設和國際合作等其他議題進行了交流與分享。(來源: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
上一篇: 澳門民族民間文化建設結碩果 |
下一篇: 中國節日影像志三部影片榮獲“2015年中國影視人類學學會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