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啟動於2002年的國家清史纂修工程,是一項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學術和文化建設工程。新修《清史》由通紀、典志、傳記、史表、圖錄五部分組成,擬分100卷。工程共計確立主體項目144個,已延攬海內外近2000位專家學者參與修史工作。目前新修《清史》需要審改的項目已經全部提交初稿,稿件正分批進入審改以及後期的整修和質檢階段。
在研討會召開前,與會嘉賓參觀了清史工程10余年來的優秀出版成果。據統計,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現已出版圖書205種、2824冊。
會上,嘉賓們還圍繞《國之大臣——王鼎與嘉道兩朝政治》一書展開研討。該書由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卜鍵耗時兩年完成,由陝西人民出版社於今年6月出版,全書共計70余萬字。該書以清朝中葉身兼東閣大學士和軍機大臣的王鼎為引線,全景式展現了清嘉慶、道光兩朝的政治狀況,涉及政治史、軍事史、邊疆史、文化史及海防、河工、鹽政等諸方面。專家認為,這是一部有察古鑒今價值的書,也是一部歷史性、學術性與文學性兼具的書,史料扎實,語言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