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文化和旅游部藝術發展中心
文化和旅游部藝術發展中心
文化資源轉化與品牌運營高級人才培訓班:最生動的課堂在第一現場
發布時間:2019-12-23 09:42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9-12-23

  12月,擁有超高飛行能力、全世界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鳥類——北京雨燕,已抵達非洲南部的越冬地,這時如何想象成群的北京雨燕圍繞正陽門城樓飛舞盤旋的景象?近日,北京正陽門管委會主任關戰修帶著60余位學員,在正陽門下展開了一場名為“從北京雨燕到天命玄鳥看文化資源深度轉化”的現場教學活動。

  這是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文化和旅游部藝術發展中心主辦的文化資源轉化與品牌運營高級人才培訓班的3場現場教學活動之一。除造訪正陽門外,培訓班學員還在北京五洲藝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坊項目操盤手許大金的帶領下考察了北京坊,聽取了“文化歷史街區的文旅資源賦能”主題講座,還造訪了華為公司北京會展中心,聽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華為5G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實例以及“華為品牌運營與文化資源轉化”分享與座談會。

  作為納入中宣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2019—2020年全國文藝業務骨干培訓工作計劃》的重要培訓班次,文化資源轉化與品牌運營高級人才培訓班的主辦方在培訓課程設置上下了不少功夫。為了讓學員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新本領,此次培訓把增強“四力”教育實踐貫穿在教學各環節。

  培訓班沒有讓學員僅僅站在“城頭”看風景,而是深入實地加入火熱的實踐。“通過了解北京坊的前期調研、開發、運營等系統化操作,我們深刻認識到文旅項目的落地開發困難重重,但項目開發的初心要堅定,即有‘中國式生活方式’的時代呈現。”來自北京的學員、博韜創略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戰略咨詢總監何麗紅說,“這種呈現不僅體現在北京坊的建筑上,更要通過‘選商’的方式實現精致化呈現,通過與品牌店的深度溝通,創新原來的經營模式,實現眾多一線品牌的自我超越與創新。當然,任何一個項目均需根據自身的開發條件量身打造,通過合理的商業模式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到基層才能找到好課堂,在現場才能查實情、動真情。來自福建的學員、福州市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勝說:“在對北京雨燕進行深度文化挖掘後,這種普通鳥類成了‘一帶一路’生態大使,提煉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雨燕精神,這都是通過講故事、樹品牌開發出文創產品的鮮活例子。聯系到三坊七巷街區文化內涵提升工作,也要認真做好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和提煉,確定文化IP,講好三坊七巷故事,推動文化資源轉化和品牌塑造。”

  生動的現場教學激發學習興趣,更碰撞出思想火花。來自內蒙古的學員、西地騰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董事李常青在參觀華為公司北京會展中心後說:“華為之行讓我意識到,我們在工作中的科技意識還比較薄弱,遠遠沒有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接下來要做的是補足自身的科技思維、意識短板,給所從事的文化、旅游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

  本領能力絕非天成,也無法一蹴而就,得在持之以恆的知識更新、實踐鍛煉中練就。此次培訓班為學員“增腳力、練眼力、活腦力、強筆力”提供了具有實操價值的生動課堂和第一現場,使學員真正有所收獲,進而在文化資源轉化與品牌運營工作中始終立於時代潮頭。(王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