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
文化共享工程多舉措多領域服務少年兒童
發布時間:2013-06-03 09:56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3-06-03

  文化共享工程實施以來,始終高度重視面向未成年人提供數字文化服務,並在每年“六一”期間組織開展系列活動,如“熱愛祖國,放飛希望”主題活動、“童心向黨,快樂成長”主題活動和“童心有愛慶六一”主題活動,收到良好成效。新更名的文化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以下簡稱“發展中心”)更加注重凝聚社會各方力量,著力推進“現代科技和傳統文化的融合”,借助新興科學技術,探索新型服務模式,深化個性化服務層次,豐富文化服務內涵,並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相繼推出系列活動,加大面向少年兒童的服務力度。

  一、“心聲﹒音頻館”讓視障人群用耳朵走近網絡世界

  發展中心新研發的“心聲﹒音頻館”,結合視障人群,特別是處於受教育黃金期的視障兒童的文化需求和使用特點,積極發揮文化共享工程的資源和技術優勢,立足於數字資源的無障礙傳輸、獲取和使用,打造特別針對視障人群的服務平台。5月15日,在“全國助殘日”和“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文化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在國家數字文化網(www.ndcnc.gov.cn)正式發布利用先進技術服務於內容應用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產品“心聲﹒音頻館”,開啟了文化共享工程殘疾人服務工作的新篇章。

  其網頁設計充分考慮了視障人群使用習慣,全站實現了無障礙操作,視障人群可在公共圖書館的所有具備盲人閱覽室的地方,在讀屏軟件輔助下實現館內所有資源的收聽﹔同時,“心聲﹒音頻館”配套的專用登錄機,不僅能夠幫助視障人群使用指紋一鍵登錄,而且能夠智能記錄訪問和收聽進度,以便用戶繼續上次的操作。視障人群還可在家使用電腦,通過訪問國家數字文化網獲取資源。

  目前,該產品的音頻資源量共有1.2萬余小時、61765集,分為評書曲苑、相聲小品、名曲賞析、影視同聲、傳奇故事、心聲勵志、健康新生、文學素養、歡樂少兒九個方面。近期,發展中心擬將“心聲﹒音頻館”資源推送至全國33個省級分中心、333個市級支中心、2867個縣級支中心。

  二、“戲曲動漫”讓少年兒童領略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發展中心與中國藝術研究院等機構合作,從二百多個傳統戲曲劇種中精選出經典劇目,將戲曲元素與動畫屬性巧妙結合,研發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中國經典戲曲原創動漫。現已開發制作戲曲動漫多部,包括京劇《蘇三起解》、黃梅戲《天仙配》、豫劇《七品芝麻官》、晉劇《鳳台關》、花鼓戲《劉海砍樵》、越劇《九斤姑娘》,並編寫了配套教材。現已通過開展多項活動走進中小學、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將傳統文化資源以數字動漫的形式展現並送進課堂,讓廣大青少年朋友通過趣味益智的原創動漫,感受博大精深的民族傳統文化。

  5月23日,由文化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海南省教育廳、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傳承經典共享文化——文化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暨傳統文化進校園行動”系列活動之海南站在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啟動。該活動旨在發揮文化共享工程暨公共電子閱覽室的設施設備和資源優勢,開展面向少年兒童的傳統文化教學普及服務,培養少年兒童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愛好,增強文化自信,振興民族精神。海南站的活動是發展中心繼2012年10月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在湖南啟動之後,總結實際經驗在全國陸續開展大規模推廣的又一次深入舉措。

  三、“攜手同行”讓少年兒童暢享數字節日新體驗

  發展中心與全國婦聯兒童工作部開展合作,“六一”期間在重慶市、貴州省、甘肅省共同開展兒童數字文化產品宣傳發放活動。由發展中心免費提供的總數達1000份的兒童優秀數字文化產品,將在婦女兒童之家、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留守流動兒童關愛服務陣地和兒童家庭免費發放,以豐富兒童及其家庭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優秀文化產品的宣傳推廣。

  發展中心與中國兒童中心合作,通過“童心有愛 情系雅安——點亮災區兒童六一心願行動”、“同城互助”、“牽手新疆”等活動,向雅安災區兒童、新疆伊寧兒童、同城流動兒童、北京西城區流動兒童等發放400份優秀數字文化產品,讓這些少年兒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陽光。(來源: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