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9月8日,台灣“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主席、台灣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率領的台灣佛教代表團一行180余人專程來到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古代中國”基本陳列、“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
台灣中華人間佛教的僧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首先來到“古代中國”基本陳列展廳,從中華文明遠古時期開始依次參觀,在精美的商代青銅器四羊方尊、生動的漢代擊鼓說唱陶俑、具有佛教風格的北齊青釉蓮花尊、唐代玄奘法師翻譯經文等珍貴文物前駐足觀看,仔細聆聽講解。當講解員向僧信們介紹說,這件文物上刻有唐代玄奘法師的親筆字時,慧傳法師很激動,高聲說,這是玄奘法師的親筆字,大家快來頂禮瞻仰,眾僧信圍攏過來,雙手合十,恭敬禮拜。參觀完“古代中國”後,大家來到“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和“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展廳,觀看古代青銅和佛造像藝術,對中華文化的綿延不絕與燦爛輝煌大為稱贊。
台灣佛教代表團僧信們在國家博物館西大廳合影留念後,來到國家博物館學術報告廳,觀看國家博物館百年紀錄片。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對台灣佛教代表團前來參觀表示歡迎。他說,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中華文化的祠堂和祖廟,這裡收藏著我們祖先留下來的139萬件珍貴文物。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光輝的、燦爛的文明,四大文明古國裡唯有中華文明是一以貫之、連綿不斷的。剛才大家看到的“古代中國”裡的文物,有上萬年的,八千年的,也有三千年前的文物,珍品眾多,尤其是商代青銅重期後母戊大方鼎,是中華文化最具象征性的文物。這說明,在三千多年前,當古希臘古羅馬在使用石頭進行雕刻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已經使用科學的金屬配方來鑄造精美的青銅器了,能夠鑄造重達八百多公斤體型巨大的方鼎,這在當時應該就是高科技。最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們要有文化自信。我們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應該有這個自信。大家知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裡,儒釋道是三根巨柱。今天台灣的佛教代表團到北京來,到國家博物館來參觀中華文化的祖廟,這是在星雲大師倡導之下做的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國家博物館是中華炎黃子孫共有的歷史文化殿堂。星雲大師在國家博物館新館開館的五年裡,基本上每年都來,舉辦了兩個書法展覽和兩次講座,還為兩岸新婚的年輕人主持儀式,為兩岸和平祈禱,他倡導人間佛教,致力於把中華優秀文化變得通俗易懂,這些都是星雲大師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和中華民族的大統一做出的他自己的獨特貢獻,這是了不起的功勞,在此祝願星雲大師健康長壽。
慧傳法師說,剛才呂館長講國家博物館是中華文化的祠堂和祖廟,這句話太重要了。這句話代表了兩岸同根同源、血濃於水、兩岸不可分割的重要情感所在。呂館長又特別提到整個中國的古文明連綿不絕一直到現在沒有斷過。我們從剛才整個的參觀當中體會到了這一點。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曾說,整個世界有26個古文明,唯一沒有斷掉的就是中華文明。在宋朝的時候,我們以儒家學說的孔孟思想為基礎,吸收了整個大乘佛教的文化,使中華的文明又產生了另外一股新興動力出來,煥發出新的氣象。今天大乘佛教的僧信們全部在場,就是中華文明延綿不絕的具體證明。星雲大師特別提到,復興中華文化,佛教不可以缺席!在座的各位不可缺席!所以今天我們能有這樣的一個機緣,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領略到更多的佛教文化的精深和中華文化的偉大,我們應該要努力,讓我們為回到歷史的中國、回到文化的中國、回到偉大統一的祖國一起努力。(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