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10月10日,國家博物館舉行“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參展作品收藏儀式。
“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在國家博物館連續舉辦了三屆,是匯集全國工藝美術各個門類精品佳作的最權威的國家級展覽。通過本屆雙年展,國家博物館征集入藏了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中青年工藝美術作者共21人的24件精品,分別為甘而可、李鳳榮、鄔建美、王篤芳、陳利、阿旺、劉比建、於春霞、張德和、周秉益、黃文壽、徐元寶、林洪英、史俊賢、陳偉毅、桓貢、龍知布、劉勁鬆、鄭勝亮、劉紅立和程浩,作品涵蓋玉石、竹木、漆藝、金屬工藝、刺繡、陶瓷和唐卡等主要工藝門類,代表了中國當代工藝美術的最高水平。
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出席捐贈儀式,向作者頒發捐贈收藏證書並講話。作者代表甘而可、李鳳榮、鄭勝亮、王篤芳、劉比建、於春霞、張德和先後發言。
甘而可說,作為一名從事工美事業三十多年的普普通通手藝人,自己的作品能夠在國家最高的藝術殿堂國家博物館展示並被收藏,這是無上的榮耀,是對自己努力的最大認可,心情非常激動和感恩。這是國家重視傳統文化的結果,不僅僅是國家對工美人的表彰,更是一種鞭策。我們將更加努力地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無愧於時代的藝術作品,奉獻給社會、奉獻給國家,不斷向人民奉獻精神食糧。李鳳榮先生說,自己從11歲開始跟著祖輩學習手藝,當時的目標是超越自己的父親、祖父,沒想到能夠有一天作品能夠進入到最高的殿堂,心裡非常高興和激動。自己連續三屆參加“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第一屆時拿到了優秀獎,受到了很大鼓勵,同時,得以與眾多工藝美術大師學習交流,激發出了更多創作靈感。今天我們手藝人的作品進入到國家博物館,讓更多的手藝人看到了工藝美術傳承下去的希望。鄭勝亮、王篤芳、劉比建、於春霞、張德和也發表了感言,對自己的作品被國家博物館收藏表示感謝,表示自己將來會努力創作出更多更優秀的作品。
呂章申在講話中說,國家博物館是中華文化的祠堂和祖廟,是“中國夢”的發源地,是國家的文化客廳,一直致力於構建傳承體系,振興傳統手工技藝,弘揚工匠精神,傳遞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正能量,建立民眾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近些年,隨著國博“歷史與藝術並重”發展定位的確立,我們在優秀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連續三屆承接舉辦“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向觀眾展示了全國工藝美術各個門類的精品佳作。通過這個展覽,我們發現了許多堅守傳統並勇於創新的工藝美術家,他們的作品藝術品位高雅,工藝精湛,並有鮮明的時代感及個人藝術語言的獨創性,其中部分作品被國家博物館收藏,雖然獎金微薄,甚至是無償捐贈,但其作品收藏、展示在國家的最高藝術殿堂,能讓後代子孫看到當今的工藝美術成就,這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傳承,對於探索和引領工藝美術行業的發展方向、推動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保護方面有著重要意義。這也是作為工藝美術家的最高褒獎。國家博物館對工藝美術大師們在藝術上孜孜以求的精神表示由衷地贊賞,更向諸位能將自己最優秀的作品捐贈國博的義舉表示誠摯的感謝。(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