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石魯第三批書畫作品捐贈儀式舉行
發布時間:2017-03-01 09:28 來源:新聞通稿 編輯:易碩
信息來源:新聞通稿 2017-03-01

   石魯作品《林中少女》

    “石魯書畫作品捐贈儀式”於2017年2月27日上午10時,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楠木廳舉行。
    石魯先生是我國20世紀最杰出的藝術大師之一,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陝西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陝西省書法家協會主席,與趙望雲一同創立“長安畫派”。他一生筆耕不輟,留下了以《轉戰陝北》、《延河飲馬》和《山區修梯田》等為代表的諸多作品。
2012年8月,石魯先生的夫人閔力生女士帶領全體子女,決定分批將珍藏的先生遺作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第一批捐贈的151件作品涵蓋了先生從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各個創作階段的作品,其中最重要的是石魯先生存世作品中除《轉戰陝北》以外最大的一幅作品《山區修梯田》(245×108.5cm)。此幅創作於1958年的巨幅山水畫記錄了大躍進時期陝南鎮巴山區興修梯田的宏大場面,是石魯先生生產建設圖景山水的代表,是他“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創作理念的實踐,此畫立意深邃,構圖飽滿,表現現實生活,且具有浪漫情懷。
    2014年8月,石魯先生的家屬正式將第二批作品捐贈中國國家博物館,其中包括書畫作品89件套(142件)。書畫作品的結構與第一批捐贈基本一致,包括石魯先生各個創作階段的作品、遺失的巨作《東渡》的草稿和題詩習作、石魯先生在常寧宮療養時的寫生稿等。
    此次,全體石魯家屬第三次向國家博物館捐贈412件套石魯先生的重要作品。並依據法院判決,就第二批中未找到的158件(套)作品與國家博物館簽署了捐贈協議。其中石魯在嚴重精神分裂的情況下加改的神秘主義作品是其最重要、最特殊的一批作品,一生隻創作過8幅,現已全部捐贈國家博物館。這批作品中還包括《轉戰陝北》、《延河飲馬》和《東渡》等巨作的寫生稿和創作稿,延安時期到70年代的人物、山水、花鳥等題材的鉛筆、鋼筆、水墨寫生稿,這些寫生最真實的記錄了石魯藝術創作題材來源及技法演變,是研究石魯藝術創作的第一手資料。
    自此,家屬已先後向國家博物館捐贈七百余件石魯先生作品,使之成為全球最權威的石魯作品收藏機構。這些作品構成了一個完整反映石魯藝術創作全貌的體系,為今後國博展開研究、出版和展覽提供便利,對全球拍賣市場中石魯作品有很強的規范作用,也為全世界石魯藝術專門研究和中國近現代藝術的學者提供了寶貴資源。這也是國家博物館第一個近代大師全系列的收藏項目。

    為了對石魯先生及其藝術進行系統、深入和長期的整理、研究,國家博物館於2012年9月21日成立“石魯藝術研究中心”,由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親自擔任中心主任,副主任由副館長謝小銓和國博藝委會副主任陳履生共同擔任,開始了前期的籌備工作,並聘請了第一批特聘研究員27人,其中有邵大箴、李樹聲、郎紹君、劉曦林等藝術史論家和石魯先生家屬石果、石丹和石迦等。“石魯藝術研究中心”是國家博物館設立的第一個專門研究20世紀著名美術家的研究機構。其主要職能為:1、搜集和整理石魯先生的相關資料和作品﹔2、結合國內外藝術史論家、文化學者、藝術家對石魯藝術進行深入研究﹔3、基於館藏石魯作品,在國內和國外策劃相關展覽,展示石魯藝術和傳播中國文化﹔4、開展與石魯藝術相關的圖集和研究文集的編輯出版工作﹔5、向社會,尤其是學術界提供關於石魯作品的鑒定和資料服務﹔6、對石魯作品進行專業的科技保護與修復。
    “石魯藝術研究中心”成立之初就已經展開相關工作。經過一年多的籌備,中國國家博物館於2014年3月22日,成功在新西蘭國家博物館為石魯先生舉辦了一個盛大的展覽,即“革命的藝術,藝術的革命——石魯藝術展(Shi Lu,a revolution in paint)”。展品建立在國博藏品和家屬私藏之上,幾乎涵蓋了石魯整個藝術生涯的各個階段的各類作品,且質量之高,代表作之多,實為少見。展覽以石魯藝術風格的轉型為主線,明晰的表現出他每個時期的題材和語言的特點,同時還以輔線表現石魯的命運和中國近現代政治與藝術史的關系。展覽除石魯的創作外,還有其生前的繪畫工具、作畫過程和家人採訪的錄像,以及年表和生活照片。此次展覽在新西蘭引起極大的轟動,新西蘭國家博物館認為“是展覽的重要意義和高品質刺激了觀眾人數的激增”,很多觀眾甚至4次購票,反復來觀看展覽。觀眾寫道:“展覽提醒了我應該吸收新的中國歷史知識,激發了我對美麗的藝術和反映個人生平的藝術的欣賞之情”,“這些偉大的作品流露了一個真正的大師靈魂”。從觀眾留言簿裡無數的觀後感中可以看出藝術是無國界的,石魯先生的人格和藝術的雙重魅力架起了西方觀眾了解中國文化的橋梁。
    2014年8月8日,“石魯藝術研究中心”協助石魯家屬經過漫長而艱難的訴訟過程,將流失在外多年的石魯先生的名作《山區修梯田》追回,並最終得以入藏國家博物館。2016年5月,為避免珍貴作品的散失,“石魯藝術中心”協同家屬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全社會公開發表聲明追索丟失的158件套石魯書畫作品。這批作品登記在2014年第二批捐贈國家博物館的目錄之上。2016年10月,由西安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確權給中國國家博物館。
    2016年7月,國家博物館與武漢市美術館共同舉辦了“蒼山為岳——石魯作品展”,“石魯藝術研究中心”以多年的研究為基礎,為展覽提供了重要學術支持和展品支持。
    “石魯藝術研究中心”已開始籌備2019年為紀念石魯先生百年誕辰而舉辦的大型藝術回顧展,預計在2019年9月出版《石魯全集》。這將是最大規模的、經過扎實的學術研究和豐厚的成果積累、系統反映石魯藝術成就的展覽和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