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樂共生 交輝共榮 弓弦藝術走進國博
發布時間:2020-12-21 10:10
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2020-12-21
12月17日,由中國戲曲學院和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舉辦的“2020﹒北京中國弓弦藝術節”在國博拉開帷幕。本屆藝術節以“戲樂共生﹒交輝共榮”為主題,在5天時間裡,通過品牌音樂會、專題講座、專題研討座談會以及“百年回響——民國胡琴展演與品鑒”等內容豐富、相得益彰的學術與藝術活動,向社會分享中國弓弦藝術發展的輝煌歷程和豐碩成果。
開幕當天,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著名二胡演奏家宋飛作為本屆中國弓弦藝術節藝術總監現場致辭。她表示,具有“國戲品牌”意義的戲曲多劇種音樂表演人才成果展示專場音樂會和各民族弓弦樂器、戲樂主弦的多種發展樣式以及多種戲曲音樂元素在新創與經典作品中的展示,將成為本屆中國弓弦藝術節突出亮點。本次活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讓我們獲得更大的展示平台與空間,能面向更多公眾,把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播得更廣,讓更多人感受到戲樂弓弦、胡琴藝術的魅力。隨後進行的講座中,中國音樂學院教授修海林和中國戲曲學院副教授任宏一起追溯戲曲主胡的歷史以及各民族弓弦藝術在戲曲中的作用與成就。中國音樂學院教授趙冬梅以《夜深沉》《聽鬆》《愛恨情仇》等經典胡琴作品為例,從音樂作品分析的角度,為大家帶來中國傳統音樂的聽覺盛宴。
接下來藝術節還將通過多場專題講座、研討與座談會,深入交流與探討我國弓弦藝術與文化的歷史淵源、藝術傳承和人才培養。同時重點舉辦“戲彩弦風”“戲韻弦歌”“四海弦風”三場線下音樂會和“宋詞意境”線上音樂會,匯聚多種不同的戲曲音樂和樂器類別,邀請數十位演奏名家以各具特色的作品,展示中國傳統音樂的獨特魅力。
“2020﹒北京中國弓弦藝術節”是中國戲曲學院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後的首次合作,也是共同搭建的學術與普及、傳承與傳播的平台。未來,雙方將繼續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同發展、互惠雙贏的原則,在舉辦展覽、藏品征集、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