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10月7日至25日,由中國國家京劇院與意大利艾米莉亞羅馬涅劇院基金會聯合創排的實驗京劇《浮士德》一行13人赴意大利參加VIE藝術節並在意大利巡演12場,收獲意大利觀眾優異口碑,所有演出票全部售罄。期間,劇組還赴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孔子學院、Children College小學等開展京劇講座,受到青少年學生熱烈歡迎。11月12日、13日,該劇在清華大學蒙民偉音樂廳國內首演。兩場演出後,劇組成員與近百余位觀眾現場座談,青年觀眾踴躍提問,主創一一作答,“演後談”環節持續一個多小時。
一、實驗京劇《浮士德》內容經典,形式新穎,聯結人類共通情感,受到意大利觀眾熱情贊譽
作為意大利VIE藝術節的展演劇目,京劇《浮士德》於10月8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亞太陽劇院首演即引起當地觀眾高度關注。演出反響熱烈,觀眾報以持久掌聲和喝彩,返場謝幕均超三次,演員退場後,觀眾依然不願散去,意猶未盡地談論著精彩的演出。
艾米莉亞羅馬涅劇院在演出後收到諸多觀眾的反饋郵件:“我從未去過中國,感謝《浮》劇讓我有幸感受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這是一種令人贊嘆的表演藝術!”、“終於看到了與西方戲劇表達方式完全不同的戲劇形式,熟悉的《浮士德》在中國古老藝術形式的演繹下煥發出不一樣的生命力!”熱心觀眾保羅﹒盧皮在劇組下榻酒店等候,邀請演員在宣傳冊簽名並合影,他說:“我真的很喜歡這個演出,有趣震撼,讓人沉浸其中!感謝你們帶來如此特別精彩的演出!”
博洛尼亞大學阿迪桑尼教授表達了自己對《浮》劇的喜愛:“京劇的表演太吸引我了,充滿了戲劇張力,演出形式多元,融入了很多西方戲劇的元素,非常精彩!”舞台劇導演弗洛莉蒂亞說:“《浮》劇的表演形式非常新奇,演員的表演很有魅力,身段動作表達情感很准確,悲喜劇的結合很有意思。”意大利著名舞蹈編導弗吉裡奧先生與《浮士德》劇組交流時表示:“我從頭至尾一直被演出深深吸引著,劇中東西方藝術元素的交融非常和諧,演員的情感表達極具沖擊力,形體動作充滿了豐富的內涵,無疑是高質量的演出。”孔子學院中方院長許穎說:“中西方合作的演出形式充滿了新鮮感,是將中國傳統藝術傳播給歐洲觀眾的另一種途徑。”她還熱誠邀請《浮士德》2016年到意大利的9所孔子學院進行巡演。
中國駐羅馬大使館參贊張建達觀看演出後表示:“這是一次非常好的中西文化的融合,以往京劇赴國外演出基本以武戲為主,無法讓西方觀眾深入了解中國。但今天的演出在展現京劇表演藝術“唱、念、做、打”的同時把《浮士德》這個劇傳達給了觀眾,很好地提升了觀眾的欣賞層次。西方觀眾在觀看演出時通過故事體會到京劇表演的美感和其綜合性的巧妙。”
二、交流訪問活動多樣,國粹藝術與外國青年親密接觸掀中國文化新風尚
10月9日,張凱華院長在參觀摩德納市政廳時,市長穆贊瑞利先生。熱情表示,希望本次國家京劇院與意大利艾米莉亞羅馬涅劇院基金會聯合制作京劇《浮士德》能夠成為中西方文化藝術交流的新典范。
為使普通觀眾了解中國京劇藝術知識,中國國家京劇院借此次巡演機會,與博洛尼亞大學孔子學院、意大利小學等合作開展京劇講座及文化交流活動。10月13日,《浮士德》德國導演、中方導演等在博洛尼亞大學法學院為百余名學生開展京劇藝術講座並介紹了《浮士德》的賞析看點。京劇歷史講述、身段形體示范、京劇樂隊演奏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引起聽眾極大興趣,增進了學習漢語的意大利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現場掌聲與笑聲不斷,活動結束時,學生們與劇組成員熱情擁抱,不願離開,一再表達對中國京劇再次來訪的期待。
10月14日,《浮士德》劇組來到博洛尼亞的貴族小學——兒童學院,與孩子們親密互動。中德雙方導演分別介紹了京劇知識,“身段動作教學”、“京劇容妝體驗”、“京胡音樂演奏”等環節掀起活動陣陣高潮,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對京劇藝術充滿好奇,躍躍欲試,兩位畫上京劇妝的孩子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活動結束,兩個孩子還不願卸妝,堅持帶妝回家。該校教中文的黃老師說:“這樣的活動太難得了,這些孩子可能從此就會愛上中國,愛上京劇!”
三、中、意、德三國團隊精誠合作,將西方經典呈現為東方形態,探索京劇劇目中外創排、演出運營合作新模式
國家京劇院與意大利艾米莉亞羅馬涅劇院基金會聯合創排的實驗京劇《浮士德》由中意雙方共同出資、聯合制作。中、意、德三國藝術家組成的創作團隊以京劇藝術為本體,從導演手法、音樂設計、服裝造型、舞美道具等方面融匯中西方審美需求,對這部宏偉深刻的題材精心雕琢。德國導演和國家京劇院導演共同指導﹔中方負責編劇、唱腔、服裝﹔意方負責作曲、舞美、燈光﹔4名中方演奏員和3名意方演奏員共同完成音樂伴奏,打破了傳統京劇樂隊編制,融入西洋樂器、電聲。全劇運用中國京劇傳統的“唱念做打”藝術手法進行表現,將西方經典呈現為東方形態,不僅是一次中西方文化藝術的交融碰撞,也是“以中國語匯講述世界故事”的有益探索。
四、中西文化合作演出模式,受到高校青年學子追捧,國內首演叫好又叫座
從意大利回國後,京劇《浮士德》於11月12日、13日在清華大學蒙民偉音樂廳上演,除眾多本地觀眾外,還吸引了大連、上海、台灣等地觀眾專程趕來觀看,各年齡層觀眾均表現出對該劇的巨大熱情,其中尤以青年學生群體居多。兩晚的演出後均設主創、主演與現場觀眾“演後談”環節,原計劃30分鐘的演後談,因觀眾的熱情發言延至一個多小時,近百余位觀眾圍繞京劇程式與西方戲劇表演體系碰撞融合、打破流派限制演繹西方經典名著、中西樂器編配等問題踴躍提問。很多觀眾還成了劇中演員的粉絲。
演出結束後,劇組不斷收到青年觀眾熱情洋溢的反饋,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90後學生王思雨說:“看了京劇《浮士德》,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好像戴上了劇中被施了魔法的項鏈,深深沉浸其中。”清華大學文學博士在讀生羅蕾說:“在劇場看京劇很少,沒想到一看就看到了實驗京劇《浮士德》這樣精彩的戲,決定今後有機會都會走進劇場看京劇。”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專業蘇玥說“這出戲是我看過的‘西為中用’的戲曲劇目中表現最好的一部,所有表現手段都以人物為中心,演員突破了行當、流派的限制,服裝上的創新也能尋到轉化的源頭,非常巧妙。”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陳剛說:“演出令人感動,《浮士德》的故事以前看歌劇比較多,改編成京劇讓我非常好奇,但也覺得很困難。今天看了出乎意料,很棒!相信修改打磨後一定會越來越好。”
該劇合作方意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劇院基金會主席瓦倫蒂專程來京觀看演出,他表示,京劇《浮士德》在意大利的演出受到高度歡迎,場場滿座,意大利劇評人、媒體均給出高分評價,非常高興中國觀眾也能接受並喜愛此劇!(來源:中國國家京劇院)
上一篇: 國家京劇院赴英演出為“中英文化交流年”增輝 |
下一篇: 《楊門女將》震動利物浦城 巾幗傳奇鼓舞不屈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