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作為“中英文化交流年”的重要項目,11月10日至22日,中國國家京劇院於魁智、李勝素率64人演出團,攜經典京劇《楊門女將》和全本《霸王別姬》赴英國倫敦、利物浦演出7場,上座率均達95%以上,獲英國媒體五星好評,我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兩度到場觀看演出。
英國主流社會熱烈反響和英國主流媒體廣泛關注
演出在倫敦莎德勒﹒威爾士劇院、利物浦回聲劇場受到熱烈歡迎。英國上議院議員貝茨伯爵夫婦、利物浦市市長肯思生、副市長蓋瑞﹒米勒、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等到場觀看,並給予高度贊賞。每次謝幕,觀眾席持續十幾秒的驚呼叫好,掌聲如潮,數百隻玫瑰拋向舞台,英國觀眾被意境深遠、情節豐富的京劇藝術深深吸引。
BBC、《衛報》《泰晤士報》《金融時報》《倫敦標准晚報》等英國主流媒體對演出高度關注,開辟通版進行長篇報道評論,給予盛贊。Merseyside雜志更為《霸王別姬》罕見地打出了五星的滿分評級。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日報》《香港文匯報》《歐洲時報》、中宣部黨建網等媒體持續報道,《人民日報》刊文《朗朗京韻撥動英倫心弦》、新華社刊文《中國國家京劇院大戲重返英國劇院獲好評》,對訪演深度評析,高度評價。貝茨伯爵說:“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藝術享受,感謝中國國家京劇院的藝術家把這麼美的藝術帶到英國。”專程從倫敦郊外趕來看戲的格萊瑞亞女士表示,演出呈現了她從未想象過的形式,既是一種享受,又是一種學習,中國戲劇的故事十分好懂又蘊含著深刻的內涵。資深律師蘭道夫老先生表示:“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故事,細節精致,完全不輸頂級的西方歌劇。”在做客利物浦市政廳時,市長安東尼﹒肯思稱,京劇是全世界華人的鄉音,中國國家京劇院的到來是利物浦的盛事。在利物浦大學舉辦的京劇工作坊時,英國各級政要和多所大學的專家聞訊前來,共同探討中國傳統藝術的特征和內涵。在參加BBC電視1台黃金時間著名欄目《One Show》直播表演時,演出《楊門女將》片段的演員們在現場樂隊伴奏下,以精湛技藝,讓全英電視觀眾領略到中國京劇的風採。
通過京劇的故事和形式,使英國民眾深入認識中國價值觀和美學觀,全面領略中國文化內涵
京劇藝術的內容和形式集中生動地反應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和美學特征。演出中,《楊門女將》的英勇豪邁,《霸王別姬》的隱忍含悲,超越了文化差異,獲得了英國觀眾的理解和感動﹔京劇古朴典雅、空靈寫意的美學品格,也讓英國觀眾思索沉醉。
13日,在利物浦上演《楊門女將》時,適逢巴黎遭遇震驚世界的恐怖襲擊,演出團用悲壯豪邁、奮勇不屈的英雄故事,將世界人民愛好和平的心緊緊連在了一起,接下來的演出,上座率絲毫未受恐怖事件的影響。面對外侮,劇中的巾幗女將拭去淚水、披挂上陣,用壯美的方式向世人宣示善良與正義。《霸王別姬》演繹出的淒美愛情,表現出的反戰思想,令英國觀眾為之動容。中國傳統戲劇傳遞出的正能量和美學品格獲得了審美嚴苛的英國觀眾的高度認可。
精心選擇劇目,極大增強了在英華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
國家級的高水准演出還吸引了大量在英華人前來,京劇皮黃、鑼鼓的鏗鏘之音,牽動著全世界華人的鄉情,讓所有的中國心與祖國緊緊相連。《楊門女將》“壽堂”一場,當楊宗保為國捐軀的噩耗傳來,場上如雷轟頂,瞬間轉為寂然,深沉悲壯的情感,引得全場觀眾潸然淚下,濃濃的家國情懷蕩漾席間。年近七旬的華裔商人吳平鐘及其夫人表示,他們專程從利茲趕來看戲,來英國20多年沒看過中國戲,“演得好”,“我們都在顫抖”,“你們要常來”!演出後,演員們被久久等待的留學生和志願者層層圍堵,簽名合影。他們表示,在異國他鄉更能感受中國傳統文化振奮人心的力量。
此次演出是國家京劇院繼2005年赴英國巡演後,再次造訪英倫。恰逢習近平主席剛剛結束對英國盛況空前的國事訪問,開啟中英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歷史新局之際,國家京劇院的到訪,以極具民族代表性的藝術呈現,引起英國各界高度興趣和廣泛關注,取得了熱烈的反響和成功。我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表示,國家京劇院是習近平主席對英訪問後第一個到訪的中國藝術團體,此次演出既是“中英文化交流年”的收官之作,也是中英關系“黃金時代”的文化開篇,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中英兩國文化交流互鑒、增進兩國人民友誼起到了積極作用。(來源:國家京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