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國家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與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簽署合作共建戰略框架協議
發布時間:2017-05-02 09:40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7-05-02

  4月11日,國家圖書館與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合作共建戰略框架協議簽約儀式暨民國時期文獻整理出版項目專家評審會在國家圖書館舉行。

  儀式上,國家圖書館常務副館長陳力、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館長馬振犢分別代表兩館簽署了合作共建戰略框架協議。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王建朗、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王曉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和百科研究部部長曲愛國、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院長宋志勇等專家見證了簽約。

  民國時期文獻種類豐富,數量眾多,分藏地域廣泛,各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等都有大量珍貴的文獻收藏。國家圖書館是國家文獻信息資源總庫,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是集中典藏民國時期歷屆中央政府及直屬機構檔案的中央級國家檔案館。本次合作,將充分利用雙方豐富館藏和人才優勢,結合國家社科基金抗日戰爭研究專項工程項目的實施,在日本戰犯檔案整理、日本對華調查檔案資料整理、抗日陣亡將士檔案調查、滇西抗戰檔案等抗戰文獻的整理、研究及人才培養等方面進一步開展系統化合作,共同推進民國時期文獻和檔案資料的征集、整理、保護、研究和開發利用。

  在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抗日戰爭研究專項工程首批立項的20個項目中,國家圖書館主持或參加的項目共5個。其中作為第一牽頭單位負責的“日本戰犯審判文獻征集、整理與數據庫建設”以及“日本對華調查檔案資料整理和數字化”兩個項目都已開題,首次以日本戰犯審判文獻和日本對華調查檔案資料為主體,以數據庫形式將散存於世界各地的相關文獻進行最全面的集中聚合,實現日本戰犯審判文獻資源一站式檢索,著力打造日本對華調查檔案資料數字化服務平台。第二歷史檔案館也直接參與了兩個項目的研究,這為雙方進一步合作打下良好基礎。

  同日,2017年民國時期文獻整理出版項目專家評審會在國家圖書館舉行。與會專家對來自全國37家文獻收藏單位的82份項目申報書逐一進行評審,重點加強對革命歷史文獻、抗日戰爭文獻、對日戰犯審判文獻和近代日本對華調查文獻相關項目的推進力度。

  自2013年起,國家圖書館面向全國組織申報民國時期文獻出版項目,截至目前,已成功立項120項,完成67項共3687冊。形成“民國時期文獻資料叢編”“抗日戰爭文獻史料叢編”等六大出版系列。

  為搶救、保護民國時期珍貴文獻,力避文獻歷史斷層,2011年,國家圖書館聯合國內文獻收藏單位策劃了“民國時期文獻保護計劃”項目,2016年,該項目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