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國文化報記者程竹報道:“歌劇經典曲目《今夜無人入睡》是哪一位作曲家創作的?”“普契尼。”這是中國歌劇舞劇院藝術總監李小祥在成都體育大學面對4000多名師生的現場提問,學生們爭先恐後地回答。5月3日至12日,由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聯合舉辦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中國歌劇舞劇院專場演出陸續在蘭州城市學院、蘭州理工大學、成都體育學院、電子科技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8所大學展開,為近4萬名學生帶來一堂堂別開生面的“音樂課”。
看歌劇也可以像看電影一樣精彩
《好日子》、《斗牛士之歌》、《查爾達什舞曲》……享譽國內外的藝術家們在舞台上引吭高歌,用意大利語、德語進行演唱,原汁原味地詮釋經典歌劇作品,學生們沉醉在美妙的音樂聲中,他們或跟隨著節拍用力點頭,或把膝蓋當成鍵盤,有模有樣地隨著曲子一同彈奏。
在成都理工大學演出時,恰逢“5﹒12”汶川地震5周年紀念日,當合唱團的演員們演唱《讓世界充滿愛》時,在場的學生不約而同地跟著音樂有節奏地打著節拍,哼著曲調,舞台上下相互呼應,富有節奏的擊掌聲與樂音完美的配合感動了現場每一個人。
在演出中,主持人李小祥適時地穿插講解,從西方歌劇經典到中國原創歌劇,講述歌劇的發展和風格,介紹歌劇在中國的發展情況,從歌劇音樂、演唱表演、歌劇序曲、詠嘆調基本結構等方面介紹歌劇知識,他還示范演唱宣敘調,深入淺出、幽默風趣的講解讓非藝術專業的大學生們領略了歌劇藝術的魅力。
在講解的過程中,間有演員配合介紹進行示范性表演,舞蹈演員石雪涵扎實的基本功、高難度的舞蹈動作使得台下的學生們不斷發出贊嘆聲。
家住雅安地震災區的成都理工大學中文系大二學生高曉激動地說:“這是一堂生動的音樂課,每一位藝術家、每一個節目都震撼了我!”
“原來看歌劇也可以像看電影一樣精彩,我今晚太幸運了……”蘭州城市學院的一名大學生看完演出後,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專業團體走進校園舉辦高水平的音樂會,經典的音樂和藝術家的魅力深深地感染了學生,極大地提升了學校藝術教育的層次和水平。”電子科技大學黨支部副書記王志強表示。
隻要學生們需要咱就演
此次“高雅藝術進校園”的首站是蘭州。在蘭州理工大學的體育場上,不僅操場上人山人海,放眼望去四周學生宿舍的陽台上都站滿了觀眾。演員們乘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還來不及休息,就換好衣服,滿懷激情地進行演出。
5月的成都,天氣已經很熱,體育場、籃球館、學生禮堂……雖然都是臨時舞台,但演員們表演非常投入。學生們在台下高喊著“再來一個”,演員們返場兩三次成為常態。
輾轉兩省的演出,最辛苦的要算是舞美隊的小伙子們。每到一地,他們就馬不停蹄地趕往演出地點裝台,往往一忙就到凌晨三四點鐘。而第二天的演出,他們還得在現場忙碌。演出結束後,他們又要拆台立即趕往下一個演出地點。“這些對我們都是平常事。隻要學生們需要,我們願意付出最大的努力。”合唱團的副團長朱亞林說。
從2005年至今,中國歌劇舞劇院“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幾乎走遍了大江南北,以演出、講座等形式向高校師生普及推廣歌劇藝術,積累了一些很好的經驗和做法。每次演出結束後,劇院都會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對本場演出的意見。“不是演員演什麼學生們看什麼,而是在交流互動中做好普及。”中國歌劇舞劇院院長林文增說。
普及高雅藝術任重道遠
在採訪中記者也了解到,目前在一些高校,藝術教育工作還存在著間歇性、隨意性的情況。特別是不少地方存在著重視提高而忽視普及,重視部分藝術特長生的活動而忽視全體學生的參與,重視推動藝術課外活動而忽視藝術課堂教學質量,重視藝術演出效果而忽視學生在藝術活動過程中的體驗感悟和提高等現象。
“很難依靠一兩場演出來提高藝術修養,所以‘高雅藝術進校園’要持之以恆地走進校園。”演員們表示,要真正幫助廣大學生理解和接受藝術作品,提高他們的藝術鑒賞水平,關鍵在於長期的教育引導和藝術氛圍的熏陶,高校要進一步把藝術教育納入規范化教學軌道,使學生的藝術素養從興趣、娛樂層面提升到鑒賞與認知層面。
“大學校園不僅要在學術上包容並蓄,也要在藝術上百花齊放,大學不僅要有流行歌曲的舞台,也要有古典音樂、歌劇等陣地。傳承和弘揚高雅的文化藝術尤顯重要。”林文增建議,除了繼續舉辦“高雅藝術進校園”和大學生藝術展演等活動,應鼓勵各大學在藝術教育課程開設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同時,從事高雅藝術的藝術家們應該常深入大學校園進行體驗創作、從事教育普及和演出,這樣不僅能培養觀眾,也能讓高雅藝術贏得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