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中國歌劇舞劇院
中國歌劇舞劇院
40名歌劇演員“出師”記
發布時間:2023-08-31 08:27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3-08-31

  由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民族歌劇表演人才培訓班(簡稱“培訓班”),近日在北京舉辦匯報演出。培訓班是國家藝術基金2023年度藝術人才培訓資助項目,旨在全面提高歌劇表演人才在民族歌劇方面的藝術素養和專業能力,在更大范圍內促進經典作品的傳承和推廣。

  本次匯報演出是學員一個多月集中培訓的成果展現,將中國氣派、民族特色、鄉土氣息等融為一體,通過對《白毛女》《小二黑結婚》《傷逝》《原野》《紅河谷》5部中國歌劇舞劇院原創民族歌劇選段的深情演繹,將喜兒、小二黑、涓生、子君、格桑、丹珠等人物形象生動地展現在舞台上,表達對經典作品的敬意、傳承與創新,讓觀眾深深感受民族歌劇的魅力,也見證演員“出師”的成長和風採。

  培訓班於7月開班,從全國文藝院團以及相關單位、高校精選出40名具備潛力的青年歌劇表演人才,並特邀居其宏、游暐之、喬佩娟、黃定山、方開柳、雷佳、韓麗艷、萬山紅、殷秀梅、徐瑛、胡文閣、閻維文、田青、陳蔚、趙登營、王洪波、郁鈞劍、孟衛東等22位歌劇表演藝術家、歌唱家、戲曲表演藝術家、音樂理論家、作曲家、指揮家、劇作家、導演、舞美設計師,圍繞民族歌劇表演中聲樂演唱技巧、人物角色詮釋、民族風格表達、劇目結構把握、戲曲唱腔與身段運用等核心內容,為學員進行授課和訓練指導。

  “此次我擔任了民族歌劇《白毛女》的授課教師,就《白毛女》中喜兒重點唱段的舞台表演跟演員開展交流。”歌劇表演藝術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雷佳說,“喜兒在《白毛女》中歷經了從天真無邪的少女到進入黃家、變為紅喜,受盡欺辱,後又逃入山中、化為充滿反抗精神的白毛女,最後被八路軍解救又變回喜兒的過程。在幾天的集訓當中,我主要針對喜兒的四個不同階段,從內心活動、情感變化到聲音、身段、步法、手勢等藝術處理方面,對學員進行了指導。”雷佳表示,民族歌劇的特點是形神兼備、虛實結合,這在民族歌劇開山之作《白毛女》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希望學員能帶著思考深入學習、不斷揣摩這部作品,讓它真正成為自己歌劇表演事業的一塊基石。

  培訓班圍繞5部經典作品對學員進行了全方位指導。導演黃定山對《小二黑結婚》的人物塑造和台詞表達給予深入剖析﹔歌唱家萬山紅作為《原野》的主課老師,從角色分析、聲樂技巧、舞台表演等方面進行講授﹔歌唱家殷秀梅講授《傷逝》,從舞台調度、演唱、人物情感等方面給予指導﹔導演陳蔚從音樂、戲劇、文化等角度,分析《紅河谷》的特色和難點,指導學員如何把握好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如何用聲音和身體語言展現歌劇的魅力。

  作為一門綜合性藝術,歌劇演出不僅要求表演者掌握全面的音樂基礎知識,還要求表演者具備高超的演唱技能和舞台綜合表現能力。為提升學員的綜合素質及能力,除了5部作品的教學指導,培訓班還安排了多個專題講座。譬如,歌劇表演藝術家喬佩娟給學員帶來了《民族歌劇專題講座》,強調中國新歌劇需要有扎實的文本基礎和動聽的、感人的、豐富的音樂,這樣的作品才能成功﹔劇作家徐瑛開展《歌劇劇本的創作》專題講座,讓學員不僅在歌劇表演上獲得訓練和進步,同時了解歌劇劇本的創作要求和技巧﹔歌唱家閻維文為學員講授《歌劇演唱藝術》,分享了他在聲樂方面的經驗和心得,並對學員進行現場指導。

  為培養出專業技能突出、舞台經驗豐富的復合型歌劇表演人才,主辦單位還組織學員赴浙江杭州開展了為期8天的採風觀摩學習活動。其間,學員觀摩了《同心結》《小二黑結婚》《李清照》等劇目,在角色塑造、表演技巧等方面有了更多思考和啟發。學員還進行了集體排練和小組演繹,通過互相學習、交流切磋,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水平。

  豐富的教學內容以及業界頂級專家、藝術家手把手“傳幫帶”,幫助學員在藝術上快速成長。“在40多天的學習中,我們通過採風、理論課、實踐課等,從不同維度學習中國民族歌劇,這讓我們開闊眼界、打開思路、提升審美,為我們未來的表演實踐積累了寶貴經驗。”學員梁鑫說。身為藝術院校教師的學員馮樂韻則在思考如何讓自己的學習成果惠及更多人。“高職類藝術院校的學生需要加強藝術實踐,我一直在想,怎樣把我學到的東西傳遞給我的學生,激發青年人的熱情和斗志,更好地立德樹人。”馮樂韻說。

  學員在授課老師的指導下,憑借自身優秀的表演素養以及刻苦的付出,取得匯報演出的圓滿成功。可以說,此次匯報演出不僅是對學員學習成果的檢閱,也是中國歌劇舞劇院加強人才梯隊建設、推動新時代歌劇人才高質量發展的成效展示。一直以來,傳承發展中國歌劇事業,不斷推出優秀作品和人才,是中國歌劇舞劇院的光榮使命。作為國家級藝術院團,中國歌劇舞劇院有責任、有義務起到引領作用,不斷促進中國民族歌劇藝術傳承與創新,為文化的傳播和弘揚作出積極貢獻。(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