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服務內容,培育服務品牌,中國美術館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發布時間:2013-11-26 10:38
來源:文化部信息報送系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文化部信息報送系統 2013-11-26
公共文化服務是美術館體現公共性和公益性的重要指標。通過公共文化服務,使文化欣賞、文化傳播、文化交流更多地惠及社會,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今年以來,中國美術館加強了周末學術講座、我在中國美術館畫畫、帶你看展覽、與藝術家對話、志願者講解服務、校館大課堂等公共教育品牌活動,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喜愛與關注,同時繼續探索新的服務形式,以滿足觀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體驗需求。
推動工作創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1、不斷提升科技與藝術相結合的能力,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要求,以數字技術拓展美術館的業務建設與服務覆蓋面,在媒體資訊、虛擬展廳、資源共享、反饋機制等方面,為公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文化休閑服務。例如,專門設置了觀眾免費WIFI和二維碼的作品簡介,更新了觸摸屏的展覽資訊,並對中國美術館網站進行改版充實﹔實現了公共教育材料的遠程共享,觀眾登錄網站下載教材,節約了成本,提高教育材料的利用率。2、為了保障觀眾安全,專門購買了《中國美術館公眾責任險》﹔對服務台、問詢處、存包處進行改造,完善功能。3、結合展覽舉辦“中國美術館藝術講堂”、“藝術家教我來創作”,“少兒書法邀請展”以及“志願者與中國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年會”等形式新穎的藝術教育活動,創造觀眾與藝術家溝通、與作品對話的機會。4、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工作理念,把握社區居民的興趣點,組織豐富多樣的教育活動,逐漸探索出一條具有我館特色的社區教育工作之路。
突出示范引導,打造志願者文化服務品牌。配合文化部、中央文明辦開展的“文化志願者基層服務年”活動,結合本館工作特色和優勢,創造性地開展各項文化志願服務和交流研討活動,在全國美術館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並在海內外業界產生較大的社會影響。1、開展建館五十周年系列展覽志願者講解服務,並加開夜場講解參觀,深受觀眾歡迎﹔2、開展“十佳志願者”評選活動,提高志願服務工作的積極性﹔3、積極培訓志願者教員隊伍,參與組織策劃大量面向兒童、家長、學校的公共教育活動20余場﹔4、積極參與“大地情深”國家藝術院團(館)志願服務走基層活動,先後與銀川美術館、長春市圖書館合作,舉辦了四場公益講座,延伸美術館學術資源的基層惠民服務﹔5、開展與台灣地區美術館志願者工作雙向交流,取長補短,共促兩岸藝術博物館教育發展﹔6、成功舉辦2013“志願者與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年會暨“美術館志願者管理”工作坊,建構起美術館界志願者工作的交流平台。
強調分眾定位,細化服務對象層次。針對不同群體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打造公共教育品牌活動,針對兒童開展“我在美術館畫畫”,針對專業人士舉辦學術講座,針對大學生組織“體驗中國美術館”主題參觀交流活動,針對普通成人舉辦藝術沙龍、藝術講堂。同時積極走出美術館,將教育活動辦到社區、學校,更加主動地實施社會審美教育,組織殘疾人、農民工等群體的專項公共教育活動,體現美術館的人文關懷。全年共舉辦各類公共教育活動近百場,直接服務觀眾約10萬人次,美術館已經逐漸成為公眾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