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柯桐枝1943年生於福建莆田,1965年畢業於福建師范大學藝術系美術專業,師從宋省予、陳子奮先生,現任湖南省花鳥畫家協會主席、湖南省中國畫學會顧問、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等。其多年來堅持從事水墨畫和版畫藝術創作,多件作品入選全國美展等重要專業性和學術性展覽。柯桐枝堅持寫生以保持繪畫創作的鮮活感受力,主張走出畫室去體驗自然萬物的生機之美,賦予傳統繪畫中的筆墨以新的時代精神,“要在傳統繪畫觀念與當代文化的撞擊中”反省自我,筆墨要有“對社會現實和民族文化的關注”,要有“對人生的深度理解”,才能實現所謂“筆墨的自然與自覺”。本展覽是柯桐枝近十余年來彩墨畫創作的新呈現:絢爛交融的色墨中是雄渾壯闊的生命力,其中既有對傳統繪畫精神的內在感悟,更有對當代文化質感的直覺表現。
展覽現場
柯桐枝在繪畫中一定是體驗到自然的博大和宏深,因此其從來不在雅致上捕捉傳統文人氣息的筆墨淡逸和空悠,而是在制造一種巴洛克式的厚重和運動感,著名美術評論家邵大箴先生指出,柯桐枝是“努力從傳統中走出,確立起自己繁花重彩的大寫意花鳥畫風格,表現一種蓬蓬勃勃的生機和積極的飽滿精神。”薛永年先生亦認為,柯桐枝的“寫意濃色花鳥畫是很有特色的創造,特別是畫中的樂觀向上的情懷、濃墨重彩燦爛輝煌的視覺,根據內心需要組合幻化對象的大膽,融匯中西打通文人與民間傳統的手段,都值得稱贊。”的確,柯桐枝以飽滿的精神,熱情表現出了自然的華美和大度,在王魯湘先生看來這恰恰就是潑辣的色彩譜寫而出的“生命的歡鬧”,是一種個體精神與光的“燦爛”,因為其有著火焰般的“生命情調”。孫克先生更是評論道,柯桐枝的繪畫可謂“一派元氣充盈、吞吐大千,墨彩淋漓,充滿活力的精神,可謂既有傳統功力又貼近自然,能自出機杼而富有新意。”那麼,柯桐枝的繪畫中孕育而出的,就是一種無可名狀的生命的頑強意志力。之所以如此,在尚輝先生看來,柯桐枝“對於花鳥生命主題和現代視覺張力的探索與發現,其實正源於後現代社會人類生存境遇的改變。”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先生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柯桐枝作品中的許多花卉、樹木的形象十分醒目,並且以“復數性”的鋪排強化形象的特征,這實際是一種近距離觀察和細微感受的結果,也透露出其長期以“心”接“物”的真誠。繼承傳統是為了使自己的藝術擁有正典的氣息,而開拓創新則需要思索時代的文化條件和探索研究的課題,在這方面,柯桐枝是清醒的,在沉迷於與自然為伴的藝術生活時,其更多思考如何能在主題關懷、作品格式特別是筆墨語言上走出自己與眾不同的道路。通過感受自然花鳥的積累,其的胸中生發出更寬廣的意象,作品的容量不斷擴充,以密織的花鳥形象營造枝繁葉茂、花繁綿織的情境,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章法。在濃墨重彩中洋溢出蓬勃的生機,這種生機既發自其所描繪的花鳥形象特別是豐富茂盛的花木生命,也發自其塑造形象、創造意境的筆痕墨跡,花鳥的形象和筆墨的語言在其作品中的有機交融,渾然一體,形成強烈的視覺交響,讓人看到一位藝術家鐘愛藝術的感情和在作品中投注的飽滿熱情。
6月26日上午,在中國美術館七層學術報告廳舉辦的“柯桐枝繪畫藝術”的學術研討會,邀請了國內在當代中國畫創作和理論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研究和對話,以期能夠在更為廣闊的美術史和文化視野中去考量柯桐枝的繪畫的學術價值和意義。
上一篇: “藝術講堂”解讀新媒體藝術 |
下一篇: 中國美術館推動國際新媒體藝術發展新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