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由中國美術館、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北京泰吉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協辦的“乘物游心——1839-1937直接攝影原作展”於2014年11月14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分黨組書記王瑤、英國皇家攝影學會秘書長邁克爾﹒普理查德等出席開幕式並講話,中國美術館黨委書記游慶橋,常務副館長馬書林,副館長謝小凡,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評論家托馬斯﹒羅斯,美國攝影藝術家基姆﹒韋斯頓,本次展覽的捐贈者馬麗軍,以及執行策展人盧驍等共同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主持。
展覽期間,泰吉軒攜藝術家、基金會及收藏家將100幅國際攝影原作捐贈給國家。開幕式上,吳為山館長代表中國美術館接受了捐贈,並向捐贈者頒發了收藏證書。捐贈作品涵蓋攝影發明人亨利?福克斯?塔爾伯特絕世原作及安塞爾?亞當斯《月亮和半圓山》、愛德華?韋斯頓《青椒30號》等攝影史經典名作。這批作品填補了中國美術館在世界攝影史上重要攝影藝術家原作的收藏空白。捐贈者的無私奉獻之舉,將推動中國的民間收藏向國家公共藝術機構捐贈,以擴大國家藝術機構的公共收藏,讓更多的公眾能夠欣賞到世界級的藝術精品。
展覽通過53位國際攝影家的200余幅攝影原作,呈現了175年世界攝影史中“直接攝影”這一流派的發展歷程,將成為中國攝影藝術史上的重要見證。
在展覽前言中,吳為山館長寫道:攝影術自19世紀中葉傳到我國,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由低速向高速、由手工向自動化發展的過程。今天,攝影已成為人們生活的內容。公眾對攝影技術和藝術的好奇、追問與探索也成為一種自然的需求。這也使得人們更加珍視過去時光所留下的影像。為滿足公眾對攝影藝術的廣泛訴求,中國美術館繼“影像中國——20世紀中國攝影名家”系列典藏項目後,將視角轉向國際,策劃了“國際攝影典藏系列”,以期推動國際攝影藝術展覽和收藏的發展,對建設一座集中外美術收藏、陳列、展覽、研究為一體的美術博物館,為人類保存傳承珍貴的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意義。
吳為山館長在開幕式中講到,“今天數碼技術不斷的普及,使得藝術和科學之間的關系更加地扑朔迷離,更加地緊密相連。所以攝影和美術它是一對孿生的兄弟,應當在未來的發展當中會創造新的成果出來。這一個展覽是具有填補中國美術館在攝影方面空白的意義,它的展覽也會使人們再一次看到攝影的原本狀態,也可以看到我們的先人創造者們如何利用科學的發明來發現美,凝固美,把美的瞬間永遠的凝固在歷史和我們的記憶當中。”
來自美國傳奇攝影藝術家族的基姆﹒韋斯頓在開幕式上激動地說:“看到我們的作品能在這麼好的美術館展出與呈現,我們感到非常的驕傲,這是我所見到的有關攝影史的最好的一個收藏展。”韋斯頓的夫人看到展覽布置的如此精彩後,也感動地流下了熱淚。
攝影術自1839年誕生至今,完成了從科學技術到表達藝術的重要轉變。起初,攝影帶給人們更多的是實用功能,攝影師為人們拍攝肖像以替代繪畫,拍攝圖書的插圖以力求表述文字難以言喻的形象,拍攝重大事件以作為報道的記錄,拍攝廣告圖片以追求更加具象的傳播,這是攝影對應用領域的貢獻。然而,在藝術領域中,攝影從模彷繪畫到自身藝術語言的形成,從一門實用技術到成為藝術門類中重要的一員,其經歷了跨越式的發展。“直接攝影”在此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直接攝影”是攝影史中最為重要的一支藝術流派。它使攝影藝術的重心從歐洲遠渡重洋轉移至美國,以至成為在20世紀對攝影藝術發展影響最為廣泛的藝術流派。用F64攝影小組宣言中的一句話來解釋何為直接攝影最為恰當:“攝影的藝術形式應當為一種簡單、不加矯飾的‘再現’”。這一思想正應和了中國古代經典庄子《人世間》中的名句“乘物以游心”。“乘物”意指遵循事物本來的樣子,“游心”則理解為精神和思想的自由與解放。直接攝影將西方的藝術主張與東方的哲學思想完美契合,它的本質就是藝術家應該以直接的、純粹的攝影手段去拍攝,而不應該使用間接的、人為的效果來對被拍攝對象進行改變。直接攝影藝術家採用直接的手法去拍攝,表達自身的主觀思想和藝術特質,這一點又恰恰符合“游心”的境界,因此“乘物游心”是直接攝影在東方最恰合的藝術注解。
本次展覽將是中國第一次對世界攝影史的溯源,是國內迄今為止原作數量最多、歷史脈絡最清晰、藝術結構最緊密的國際攝影展覽。展覽以直接攝影這一流派為主線,分為三大篇章:對等與再現(1839-1917)﹔自在與靈光(1917-1977)﹔融合與思變(1977-2014)。以圖為史,探討以純藝術為目的的這一攝影流派的誕生、流變與發展。展覽以攝影術發明人之一的亨利﹒福克斯﹒塔爾博特的原作為起點,經由浪漫主義、自然主義時期以及畫意攝影和攝影分離派,直至直接攝影流派的產生,止於當代延續傳承直接攝影流派的當代攝影名家,目的是呈現攝影從單純的圖像記錄到形成自身獨特的媒介語言和審美價值的過程。展覽的另一特點在於首次梳理出所有參展藝術家之間或師承、或家族、或伴侶、或摯友的脈絡關系,以攝影史為依據,以樹狀圖的形式清晰呈現。
英國皇家攝影學會秘書長邁克爾﹒普理查德博士對展覽如是評價:“這個展覽的意義是非凡的,這樣的攝影展即使在歐美國家美術館也是非常難得的”。藝術已然沖破國界,為全人類共享。
開幕當天還召開了“乘物游心1839—2014直接攝影原作展學術研討會”來自攝影界、美術界的多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與直接攝影相關的學術問題。
展覽將展至12月10日。(來源:中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