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經過近兩年的籌備與策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藝術司、青島市人民政府、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央美術學院主辦,國家近現代美術研究中心、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青島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青島市美術館、中國青島水彩博物館(籌)承辦的“百年華彩——中國水彩藝術研究展”將於2015年1月23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是建立在中國水彩藝術發展歷程研究上最大規模的水彩藝術展,300多位藝術家的近700件優秀作品匯聚一堂,100多件珍貴文獻檔案同時亮相,展示了百年來中國水彩藝術的歷史和成就。
文化部藝術司司長諸迪,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中國美術家協會副書記、秘書長徐裡,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著名美術評論家邵大箴,青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青島市文廣新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明,青島市美術館館長郝麒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美術館常務副館長馬書林主持,諸迪司長、吳為山館長、李明局長、范迪安院長分別為展覽致辭。
水彩是美術創作重要的類型之一,從1715年傳教士來華教授西畫算起,水彩畫傳入中國至今正好是三百年歷史,而尤以近百年來的中國水彩藝術最具清晰而獨特的發展脈絡,並對近現代中國美術產生了重要影響。作為學術研究展,展覽策劃團隊與專家學者梳理、分析、研究了中國水彩從引進、提高到拓展、繁榮的歷史進程,在搜集大量文獻資料和廣泛征尋作品的基礎上,提煉出展覽的結構和內容,形成了一部可視可讀的“百年華彩”宏大史詩,集中體現了三個方面的學術特色,其一,展覽第一次以中國水彩藝術的百年歷史為重點,以各個時期的水彩代表作品為主要展示內容,結合相關文獻檔案資料,呈現百年來中國水彩藝術發展的歷史。其二,展覽將百年水彩藝術置放在20世紀中國美術發展乃至中國社會發展的大歷史背景中,揭示不同時期水彩創作的特點,探討水彩藝術對近現代中國美術的影響以及面對中與西、古與今等問題水彩畫家所作出的探索實踐。其三,展覽注重隱藏的美術歷史的挖掘。在過往的歲月中,一大批畫家的藝術成就和創造被埋沒在歷史深處,遮蔽了他們本原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地位,水彩畫歷史也同樣面臨此種境遇。鑒於這種現狀,此次展覽通過深入挖掘,征集到一批此前從未公開展出過的作品,其中既有許多大師名家之作首次亮相,也有許多精彩史料第一次進入展覽。
以歷史敘事與個案分析相結合的方式打造展覽結構是此次展覽的展示特色。走進中國美術館圓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題為“大家風採”的個案展區,這可以說是展覽的特別展區。為了凸顯百年歷史上產生重要影響的水彩大家,避免他們的成就和影響被宏大的歷史敘事所消弭,展覽利用中國美術館圓廳的空間特性創新性地設立了個案展區,展出關廣志、李劍晨、潘思同、王肇民、陽太陽、古元、哈定七位畫家不同歷史時期的創作,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展示他們獨特的水彩藝術人生,分析他們對20世紀中國水彩藝術發展產生的影響,探討這些個性創造對整個近現代中國美術歷史發展的價值和意義。除此之外,展覽以五個篇章呈現百年水彩藝術發展的歷史脈絡,第一部分“西學來潮”是展覽的引篇,展出清末至1920年代水彩傳入中國、萌芽生長的面貌和特點。第二部分“本土自覺”展出1930-1948年間的創作,主要探討在中西文化直面交鋒以及民族危難困苦之際,水彩畫家們自覺地將水彩創作與本土現實結合起來,在主題上表現出關切現實的文化精神,在風格上透溢出變革創新的鋒芒,展現出的新的美學樣式。第三部分“新的氣象”展出1949至1978年間的創作,展示了新中國美術史中水彩畫卷的時代特征。第四部分“復興之旅”展出1979至1990年間的創作,展現了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水彩創作的復興以及在反映社會現實等方面煥發出的新的氣象。第五部分“多維視界”展出1991至今創作的作品,通過一批當代創作,展示在都市化、全球化不斷加快的當代文化境遇中,水彩藝術創作涌現出的新視野、新觀念、新形式。由此,從“大家風採”的個案展區到五個歷史篇章,從代表性畫家的藝術成就到20世紀中國水彩畫整體的歷史時空,從點到面,生動而系統地展示了百年水彩藝術豐富多彩的歷史畫卷。
專家們認為,中國水彩發展到當代,藝術視野十分寬闊,藝術觀念豐富多樣,既有表達大主題、大場景的鴻篇巨制,也有描繪記錄各種生活細節的精美之筆,在形式技巧上已吸收消化了西方水彩藝術的經典精華,轉化為得心應手的表現語言,同時,還融合了中國繪畫的傳統精神,無論在思想主題還是在藝術水平上都呈現出長足的發展。在當今世界的水彩畫壇裡,中國水彩藝術毫無疑問展現了自己的學術高度和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色。水彩在中國也有著廣泛的社會需求,深為大眾喜聞樂見,在全國美術大展中,水彩藝術往往脫穎而出,在藝術表現力上呈現出中國畫家的創造智慧。
梳理此次展覽的意義還在於為當代水彩乃至美術創作提供參照,有助於提升中國美術創作的文化自信,推動當代美術創作的繁榮發展。據悉,此次展覽同時也是為即將在青島成立的中國(青島)水彩博物館奠立學術基礎,展覽將持續到2月8日,展覽結束後將巡回至青島美術館展出。
上一篇: 節慶文化的新體驗——在中國美術館過年 |
下一篇: 中國美術館積極推動“典藏活化”系列展覽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