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國美術館一年一度的春節賀歲大展,已經成為京城百姓過年游賞的新看點。2015年春節,作為藝術大餐的年夜飯,以“人民的形象”“人民的藝術家”“中國寫意”為主題的三大美術展集中亮相中國美術館,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與好評。近年來,中國美術館在豐富國家美術收藏、弘揚民族文化精神、推動當代藝術創新等方面積極作為,充分發揮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職能,年觀眾量超百萬人次。
以“人民的形象”為主題的館藏精品大展,開啟了2015年“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覽計劃的序幕。館藏陳列是一個美術館的靈魂,由於空間的限制,中國美術館長久以來沒有館藏長期固定陳列,為了改變這樣的局面,定期策劃舉辦不同主題的館藏專題美術展覽就成為一種策略。館藏專題展不僅可以保證國家藝術典藏定期地向公眾展示,而且通過學術的梳理與整合,美術館講述“藝術史故事”的能力也得到不斷地提升,從而能使美術館的藏品陳列呈現出常進常新的面貌。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是當代中國美術所堅持的理念,展覽圍繞真善美,弘揚優秀傳統,激發愛國情懷,創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共展出了如《天安門前》、《祖孫四代》、《人民和總理》、《青年女歌手》等20世紀美術史上名家名作近100件。中國美術館是人民的美術館,以此獻給無數平凡而偉大的人們,體現了美術館所追求的理想與境界,賦予時代以人文的關懷與精神的共鳴。
“人民的藝術家——老舍、胡絜青藏畫展”讓公眾在美術館裡近距離感觸老舍、胡絜青及齊白石、黃賓虹、任伯年、吳昌碩、林風眠等老一輩人民的藝術家藝術生命。通過200余件名家名作,首次完整呈現老舍、胡絜青所作所藏的書、畫、印、硯,全方位展示二位先生的鑒藏眼光和藝壇交游。正如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所說:“收藏,凝聚著文化的積澱,記錄著生命的歷程,刻載著每一個難忘的記憶,飽涵著難舍難分的親情、友情、文化之情。老舍、胡絜青留下的藏品與一般藏家的藏品所不同之處是帶著一代文化大師的審美格調,價值判斷,鑒賞眼光,也融入了自身的文化創造。這是一筆特殊的、珍貴的文化財富!”此展作為“20世紀國家美術收藏獎勵和捐贈計劃”項目,得到了老舍家屬舒乙先生和他的姐妹們的大力支持,他們無償的捐贈和無私的奉獻使人民藝術家精神的延續與發揚,為國家藝術典藏又增加了寶貴的財富。中國美術館每年為捐贈者舉辦專題展覽,召開學術研討會與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傳遞崇高無私的奉獻精神,營造了高尚的大愛精神與共享的文化氛圍。
“中國寫意”展覽的策劃與實施從縱向的歷史角度和橫向的跨媒介角度梳理寫意美術這一中國特色的藝術表征系統,蘊涵於不同畫種中的“寫意精神”折射中國傳統的精華,它是傳統藝術語言的現代轉換和傳達。展覽涵蓋國、油、版、雕四大藝術門類的140余位藝術家的240余件作品,不囿於方式方法,使得詩風浩蕩的中國風在造型藝術中的體現。寫意精神的力量表現的是智慧和創作的過程,它的思想性和形式特征是東方精神的形象對應,敘述和弘揚的是一個古老而彌新的民族之詩性追求。此展也成為2015年“中國美術館弘揚中國精神”系列展的又一大亮點。
這三大展覽所組成的畫面講訴了一個國家美術館的立場與態度,在新春伊始的季節裡,她用這三個故事讓公眾走進美術館,在美術館過年提供的是一份精神食糧,一場視覺盛宴,一種文化享受,嚴肅而高雅,親切而感動,浪漫而詩意,組成了一幅文化過年的新畫卷。在構建城市文化、引導精神消費、變革生活方式的新情境下,中國美術館傳遞著一種情懷與思想,讓美術館成為公眾心中的“藝術殿堂,精神家園”。
同時,在展覽期間中國美術館還策劃了精彩的公共教育活動:組織“2015海峽兩岸大學生藝術博物館教育交流工作坊”暨“我在中國美術館過大年:與齊白石爺爺一起畫春天”親子專場活動﹔推出了“藝術惠民進社區”系列之——“品民俗寫福字 送愛心”活動﹔舉辦“中國美術館藝術講堂”,邀請美術史論家劉曦林先解讀展覽中的“人民的形象”。通過設計多種形式的親民活動,將文化過年的年氣兒深入人心,讓過年具有精神內涵,使休閑假期獲得文化與審美的新穎體驗。
自2011年中國美術館對社會全面免費開放以來,十分注重策劃高水平的展覽陳列與公共教育活動。2015年新年伊始,中國美術館注重打造展覽品牌,形成系列展。目前已形成了“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中國美術館弘揚中國精神”系列展、“中國美術館國際交流”系列展,今後中國美術館還要把申請展打包做成系列品牌,推薦當代優秀的藝術家,以美術展覽的視角系統的梳理中國美術史,為全社會提供優質的文化服務,在積極踐行國家文化惠民政策,努力推動國家藝術典藏全民共享,促進公民文化權益均等化,不斷滿足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引領高雅的藝術審美取向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來源:中國美術館)
上一篇: 中國美術館裡過大年 傳遞節慶文化正能量 |
下一篇: “中國水彩藝術研究展”在京盛大開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