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
文化尋根:2016年港澳台大學生在中國美術館文化實踐活動圓滿結束
發布時間:2016-08-09 09:12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6-08-09

  7月22日,中國美術館為來館實習的5名港澳實習生舉行了歡送會,分享他們一個月以來在中國美術館工作與學習的點點滴滴,共同總結實習成果。

  “港澳台大學生實踐活動”是文化部主辦的內地與港澳台青少年文化交流的重點品牌活動,旨在促進港澳台大學生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加深他們對中華文化和祖國國情的了解。作為中國唯一的國家藝術博物館,中國美術館自該活動創辦以來全力支持並積極參與安排實踐交流活動。2016年,負責接待香港大學生4人,澳門大學生1人來館實習。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說:“港澳台同學到中國美術館實習,應當說,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尋根。”他表示,國家美術館的藏品與展覽,代表著國家的最高水平,是中國向世界對話的重要美術平台。這裡展示的既有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有優秀的當代創作,無形中使來自港澳台的學子們置身於中華優秀文化的環境中,也置身於中國向世界對話的語境中。“所以港澳台同學們來到這裡有一種親切感,也很樂意到這裡來實習。因為他們可以看到中國史書上記載的優秀作品,可以接觸到當代優秀的藝術家,也可以和美術館同仁一起研究、學習、工作,接待國際友人。我們剛剛舉辦的國際收藏保護修復的國際會議,她們都擔任了大量的接待工作。”吳為山說到。

  在一個月的實習工作中,同學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充分發揮個人專長,將在學校所學充分運用到自己的工作崗位當中,她們勤奮好學、踏實認真,得到了部門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認可。

  來自香港理工大學的楊紫彤與香港教育學院的李馥妤在中國美術館藝術品修復中心實習期間,正值籌備、舉辦國家美術館保存修復的國際探討會,她們積極投入到文案整理、會務接待等工作,利用自己的語言優勢,出色地完成了校對、接待等任務。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歐陽德穎在研究與策劃部以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參與完成了“2016年中國美術館收藏青年美術家作品展”的相關工作,從中收獲頗豐。來自嶺南大學的蔡悅嘉在民間美術部實習期間協助部門完成了多項民間美術收藏、展覽籌備等工作,特別是協助完成了“香港李惠貞女士捐贈西南少數民族背扇精品展”的相關工作,還與民間藝人進行交流溝通,使其對於祖國豐富的藝術形式由衷贊嘆。實習期間,來自香港浸會大學的吳嘉怡同學到京後,因心臟病復發,一直在住所修養,未參與實習活動,中國美術館館領導特委托人事處同志向她表示了慰問。

  為了豐富港澳台大學生們的實踐生活,使她們充分了解首都北京的文化氣氛,中國美術館還特別為他們安排了恭王府、首都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文化機構的參觀訪問活動,激發了同學們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

  吳為山在隨後的採訪中表示,此次文化實踐活動的意義之一就是,實習生們能夠在祖國的心臟首都找到一種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宿感。第二,他們通過學習切身體會到今天中國社會文化的發展狀態,等他們回到成長的環境,也會宣傳今天中國夢的理想。相信,他們從文脈和血脈當中體會到一種情感,這種情感也包容著來自異國的文化,多種文化的碰撞和激蕩,會升華出新的思想和文化。

  實習生們紛紛表示,在一個月的實踐活動中,既感受到了濃濃的文化藝術氣息,又了解了美術館的各項工作流程,開拓了視野,豐富了人生的經歷,也對祖國的優秀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短短一個月的經歷,是她們大學生涯中最寶貴的回憶。

  在歡送活動上,吳為山寄語到:“我想通過藝術的最高殿堂,通過美,通過文化,也通過你們這些年輕的學子,維系著全體中華兒女的文化情感,積聚著中國的力量。你們還很年輕,你們是未來的希望。相信,中國文化與美的種子播種下去以後,你們會更好地成長,在不久的未來定會成為社會的棟梁,並把文化之根的意識加以傳播﹔相信,你們會引領更多人回歸到中國文化的懷抱!”(來源:中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