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
2016首屆中國美術館收藏青年美術家作品展
發布時間:2016-08-24 10:10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6-08-24

 

  2016“首屆中國美術館收藏青年美術作品展”是由中國美術館獨立策劃的大型青年美術展覽。展覽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青年作品近300件,涵蓋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多種類型,其中既包括中國美術館近年收藏的作品90余件,也包括一批經專家推薦和評審入選展覽的最新創作。 

  該展是中國美術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的重要展覽之一,體現了中國美術館對青年美術發展的支持與推動,也旨在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創新具有勃勃生機的當代中國青年藝術。 

  “青年美術家是中國美術的未來。”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這樣說到。他說,作為青年藝術家群體,一方面尊重、傳承前輩,一方面又富於創造力,他們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新銳”、“創新”、“活力”的代名詞。他們在歷史的河床中奔騰,是最為活躍的浪花、激流。常言“長江後浪推前浪”,不僅揭示了客觀自然規律,也是對青年的鼓勵﹔常言“一代更比一代強”,不僅是對社會發展規律的總結,也是對青年的激勵。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更是寄予厚望,展望未來,我國青年一代必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 

  中國美術館組織與策劃青年美術作品展,正是本著對中國青年文化傳統的繼承與發展,致力於引導與打造當代中國青年美術的文化身份與特色。中國美術館是國家美術的最高殿堂,在這裡展出的往往都是功成名就的美術家作品,此次展出青年美術家作品的意義在於讓青年美術家的作品進入到國家最高美術殿堂,讓最高美術殿堂見證我國當代青年美術的發展與成就。吳為山表示,從歷史發展的眼光看一個時代的藝術取向、藝術精神與藝術表現,是有趨同性的。青年美術家們年齡相彷,盡管他們的作品風格各異、面貌多樣、內容豐富,但是如果將時間與空間推遠來看,他們在這個時代當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藝術表現、價值取向是有許多共同點的,他們的藝術創作體現了一代藝術家整體的藝術風貌,所以我們收藏這些作品,不僅是保存了這一代年輕人的文化情感、生活感受,也是保存了這一歷史時段的時代精神,對後世的文化史研究,對一代藝術家風格審美價值的研究,也極具文獻價值。 

  本屆青年美術作品展實施專家推薦制,中國美術館向全國各地的200多位專家發出征集函,由每位專家推薦兩位青年美術家,每位美術家提交3件作品。中國美術館組成專家委員會對推薦的作品進行兩輪評選,最終入選的作品作為展覽的參展作品。據吳為山介紹,不同院校、不同創作群體、不同地區、不同流派的藝術家所推薦的青年美術家,帶著風格各異的作品走進中國美術館,形成“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藝術氣場,是這個時代、這個時期青年的所想所思,所感所為,是他們對歷史、社會、人生認識的藝術表現。 

  展出的作品系統地展現了當代中國美術發展的特點和成果,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青年美術家們立足本土,扎根中國社會現實,面向人民群眾,創作了一批反映當代中國社會發展新貌和人民精神風貌的作品,這是最典型的時代精神的彰顯,也是中國現實主義美術創作道路的當代表現,更是青年美術家們積極實踐自身文化職責與文化使命的體現。二是青年美術家們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精神,沿著中華文化的淵源歷史發展出了當代中國美術的語言特色。這種努力,在展覽中的油畫和版畫作品中表現為青年美術家們對本土語言的尋求與探索,在中國畫作品中表現為對傳統語言的轉化,在一批雕塑和裝置作品中則體現了當代青年美術家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三是青年美術家們不忘創新初心,把視野駐落在國際藝術舞台,敢於實踐,構成了多元的藝術形式和藝術格局。這也是本次青年展覽的重要特色。 

  吳為山表示,中國美術館建館半個多世紀以來,收藏和展示了大量國寶級經典作品。其中有許多作品出自當時的青年藝術家之手。隨著時光的流逝、時代的變遷、藝術的發展,這些作品愈來愈顯示出其價值。有的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作,成為美術史的經典。2016年,我們啟動青年美術家作品的收藏計劃,也是中國美術館在收藏結構上做出的重要調整。希望可以通過優秀展覽促進收藏,通過收藏鼓勵創作,以發展的眼光,為未來積累文化財富,讓今天的青年美術成為未來的經典,讓青年美術跨越歷史、今天與未來的時空,成為美術史上永恆的經典! 

  吳為山對青年美術工作者們寄語到:“今天,在追夢、逐夢的時代進程中,青年美術工作者們更是在中國精神的感召下,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在情感溫度、精神高度和創新力度的多重交匯中尋找靈感。用青春和藝術,用勤奮和智慧建構美的圖式。他們從五千年文明中走出來,以當代話語在國際社會講述中國的故事。”,“相信,這個展覽既是對青年美術家的肯定也是鞭策。”他說。 

  據悉,展覽期間,中國美術館將組織專題研討會,展覽時間為8月12日至8月30日。(來源:中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