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模范機關 > “創建”新聞
“創建”新聞
芭蕾舞演員如何成長為全國三八紅旗手
發布時間:2020-11-25 16:06 來源: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 2020-11-25

  我沒想到會獲得這麼大的榮譽,我覺得自己也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情和貢獻,隻是每天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怎樣從普通做到卓越?我覺得堅持是最重要的。

  自己肩上的責任和壓力更大了,因為年齡的原因,我今後在舞台上的時間會越來越少,我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養年輕演員和學生上,將中芭精神傳承下去。

  ——張劍

  10月24日,2019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評出,中央芭蕾舞團舞蹈演員張劍獲此殊榮。在緊張繁忙的工作間隙,張劍接受了記者的採訪,講述了她成長和奮斗的故事——

  講述人:張劍 

  我從9歲開始學習舞蹈,1996年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同年進入中央芭蕾舞團,到現在已經30多年了。

  我一直覺得芭蕾是既艱辛又美麗的。芭蕾是一門特別誠實的藝術,來不得半點虛假。在我看來,堅守是最難的,人這一輩子做好一件事並不容易,我願意為此付出畢生心血。

  這30多年,我對自己的要求從來沒有放鬆過,堅持的必修課包括上課、排練、演出,體力上的訓練、心理上的鍛煉讓我變得專注。當一個人真正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時候,私心雜念自然就不見了。我想,這就是優秀的芭蕾舞演員所應有的純淨澄澈的心境吧。

  18歲擔任《天鵝湖》女主角

  “從模彷開始,再慢慢深入”

  我清晰地記得第一次擔任《天鵝湖》女主角奧杰塔的情景。出演奧杰塔這段經歷讓我加快了從學生到演員的過渡。剛一進團,我就得到了在著名古典芭蕾舞劇《天鵝湖》中出演女主角奧杰塔的機會,我沒想到團裡會給予一名18歲的實習演員這樣的重任。

  然而,剛開始排練,我就發現自己跳舞和別人很不一樣。老演員做的動作都特別漂亮,一比較,覺得自己哪裡都不對,這讓我感到難過。在學校的時候,我一直自我感覺不錯,可一進團就暴露出很多不足。差距主要在表演和音樂表現力上,學校裡更多的是動作規范這類要求,但團裡強調“如何去演繹一個人物”,而我那時候對表演的深層含義可以說完全不懂。

  排了一段時間,老師告訴我ー個辦法,就是從模彷開始,然後再慢慢深入。那時候,馮英團長和很多老演員還在舞台上演出,我就每天去看他們在排練中如何做好每一個動作、把握每一個細節,包括表情、神態,我都一一模彷。先從外形上模彷學習,多演出、多鍛煉就會有自己的體會,我覺得這是適合新演員成長的“捷徑”。

  《天鵝湖》裡有一個要求很高的技術動作,就是在第三幕出現的黑天鵝的32圈揮鞭轉,對女演員腿部力量的要求達到驚人的地步,要以一條腿為軸心連轉32圈,全程腳尖的移動范圍不能超過一條皮帶。當時,馮英團長對我的要求是舞台上轉32圈,平常台下要轉64圈。為了練習這個動作,我跳得腳趾蓋淤血,都變成黑色了,甚至腳趾蓋都脫落了,即便如此還要堅持練習。正是因為有這麼嚴格的要求,我才能快速成長。經過《天鵝湖》首演的鍛煉,我認識到舞劇中的人物是要在排練和演出中不斷去嘗試、挖掘和揣摩的。

  《天鵝湖》首演後,我迎來了職業生涯中第二個機遇。那是1997年6月,馮英團長帶著我和塔米拉去參加第八屆莫斯科國際芭蕾舞比賽。記得當時排練《海盜》雙人舞,嚴謹到一步沒做對都必須重來。開場的幾步走,馮英團長帶著我們認真地排練了將近一下午。那段時間,我們每天從早到晚泡在排練廳裡,不要小看那簡單的幾步走,我當時就是怎麼走都不對,要麼就跟張飛似的張牙舞爪,要麼就是人沒在音樂裡,手臂也不夠柔軟。我到現在還記得,馮英團長當時啟發我說:“這是一個在海邊穿著紗裙的女孩,在海風的吹拂下,她的紗裙飄飛,人也是飄逸的。”我和搭檔塔米拉就在馮英團長耐心的教導下漸入佳境。

  演出風格迥異的作品、見識芭蕾藝術豐富而細膩的表現手法,讓我對主題和人物內心的挖掘與刻畫有了更深層次的把握。這些經歷不僅讓我得到了全面提高,更讓我真切地感受到舞台的魅力。當一名演員能夠在舞台上掌控自己的時候,上台就成為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藝術工作者要追求與觀眾的心靈交流”

  《奧涅金》這部舞劇讓我從整體觀念上發生了轉變,在綜合藝術修養層面上了一個台階。《奧涅金》是我最喜愛的一部作品,因為它給演員提供了非常大的表演空間,能讓演員在跳舞的同時真正塑造人物,讓我不再將絕大部分注意力放在技術層面。可以說,跳了《奧涅金》我才發現藝術“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魅力和享受,讓我明白了藝術工作者要追求與觀眾直接的心靈交流。

  從表演上來說,劇中的女主人公達吉亞娜身上有太多可以挖掘的地方,她在情感上經受的挫折和打擊讓她變得更加堅強。每次演這部劇的時候,我都覺得自己特別強大,並且每次演出都會呈現不同的處理。我每天的想法在變,每天在台上的身體狀況也不一樣,因此在細節的處理也會有變化,於是每一次演出都會是不同的呈現。這些隨意、自然的變化正是這部作品最有意義和讓我特別享受的地方,也是舞台藝術深深吸引我的原因。

  後來,大家覺得我比較適合扮演溫婉的角色,不適合跳熱情的角色,但我不這麼認為,我就想來一次全新的嘗試。那是2013年,團裡復排紐裡耶夫版《堂﹒吉訶德》,我那時候已經35歲了,接演《堂﹒吉訶德》對我來說是極大的挑戰。這挑戰不僅體現在人物形象上,還體現在體能上。紐裡耶夫版《堂﹒吉訶德》一直以高難度著稱,一是對男女主角的體力要求特別高,二是技術要求很苛刻,對演員腳下功夫有特殊要求。最開始,我也無法預料能演成什麼樣,但這是我一直想演的一部戲,我喜歡這種挑戰,作為一名演員,自己沒跳過的作品類型總是想去嘗試。

  排練期間,我很用心,上班時在教室裡反復練習,從陌生到熟稔。下班後,找各種版本的演出視頻來看。每位演員在風格上的處理都不同,我從他們身上受到很多啟發。這讓我更加堅信,不應該對演員進行分類和定性。好的演員應該去挑戰不同的人物,下更多的功夫,努力刻畫不同的角色,雖然過程很艱辛,結果也不一定盡如人意,但是努力過了,在條件允許和能力范圍內做到了最好,這就夠了,這是突破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我並不過於看重最後的結果,我喜歡這樣一次次超越自我的經歷。

  舞台是一個神奇的地方,為我打開了很多扇窗。在舞台上,我可以刻畫各種各樣的人物,這讓我的生活和工作變得特別豐富、有趣。人隻能活一次,但我在舞台上卻能活出無數種樣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更覺得這門藝術越來越吸引我,越來越讓我放不下。 

  當排練者指導年輕演員

  “哪怕在台上摔跤了都沒關系,隻要能打動觀眾”

  傳承《紅色娘子軍》是我們團的傳統,我算是第五代瓊花。第三代瓊花的代表馮英手把手地傳授給我所有舞段和要領,她對瓊花這個角色的要求是一絲不苟的,嚴謹到每一個動作和細微的表情。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給我排瓊花的第一段獨舞,光是出場掃視的眼神就排了近兩個小時。這場戲,瓊花從樹後面鑽出來,需要環視一下周邊的環境。馮英團長說:“這是多麼緊張危險的環境,你應該是高度警惕的眼神,所以絕對不能眨眼啊。”我當時就深刻地感受到必須認真對待每一次排練,藝術隻有精雕細琢才能出精品。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作為我國第一部原創民族芭蕾舞劇,是中央芭蕾舞團的“鎮團之寶”。從進團開始,我就對這部承載了厚重歷史的舞劇滿懷崇敬與向往。在我還沒有排瓊花的時候,隻要不在台上演出,我就站在側幕觀看。每當《國際歌》響起的時候,我都心潮澎湃,這部舞劇深深地撼動了我的靈魂。我從2000年開始接觸瓊花這一角色,那時候一直演的是分幕。我正式演《紅色娘子軍》全劇是從2002年開始的。非常有意義的是,我首次出演《紅色娘子軍》全劇是在海南,一般來說我們的首演在北京舉行,而我的首場竟然就在《紅色娘子軍》真實故事的發生地。我一直覺得自己跟瓊花的性格中有些地方很相像,我喜歡她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這就是我與她的不解之緣吧。

  今天,像馮英團長當年手把手地教我那樣,我也在手把手地教下一代瓊花。我看了所有有關瓊花演出的視頻,認真學習各代瓊花的表演,總結出每位舞者的優點。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我開始作為排練者指導第六代瓊花表演時,首先是把之前總結的這些經驗毫無保留地教給她們,盡量讓她們少走彎路。我演出的時候會以身作則,表現好每一個動作,對年輕演員起到示范作用。我會專門搭檔一位年輕的男主演,通過對手戲的交流幫助男演員快速進步。

  當演員和排練者是很不一樣的。其實,當排練者是舞台生涯的延續,我需要做的是通過講述和排練,把我心中理解的、賦予了很多內容的角色傳達給年輕演員。每個演員條件不一樣,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導,讓演員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剛開始當排練者那段時間,我經常睡不著覺,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得更好。

  2016年,為了紀念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中芭復排約翰﹒克蘭科版《羅密歐與朱麗葉》。10年前,我在劇中扮演朱麗葉﹔10年後,我幫助劇團的年輕演員排練朱麗葉。

  如何能讓年輕演員在短時間內理解和詮釋好朱麗葉這種性格飽滿、感情豐富的人物角色,真是件很難的事。在排練的過程中我也時常產生困惑。有時我講了半天,感覺事無巨細地說透了,可是等到演員用肢體表現時,還是會出現許多連她們自己都不滿意的地方。我心裡明白這裡該如何表現、那裡該如何處理,但如何讓其他演員理解和接受,再用身體語言表現出來,這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其中更多的是年齡和閱歷的問題。有時候,看到年輕演員我就會想起以前的自己,想起那時我覺得聽懂了排練者說的話,但其實隻是似懂非懂,並沒有領會到最內在的東西。比如,劇中有這樣一場戲——朱麗葉的父母都棄她而去了,她獨自一人在臥室裡,當想起羅密歐的那一刻,音樂完全變了,那一刻朱麗葉的內心完全敞開了,隨後她拿著婚紗奔出去找神父。在這場戲中,朱麗葉心裡那種細小的變化要通過肢體展現出來。這時候,身體的幅度和張力哪怕差一丁點兒,都會讓觀眾覺得沒有那麼感動。

  對一名演員來說,刻畫表現的人物有沒有真正打動觀眾,這才是最關鍵的。我告訴她們,哪怕在台上摔跤了都沒關系,隻要演員所塑造出的人物是直正能夠打動觀眾的。想達到這樣的水准,需要一定的人生閱歷,而我們現在面臨的是時間緊、任務重的現實,於是,我在課下查找了大量莎士比亞創作該劇的文學研究資科,在排練間隙給年輕演員講解,並建議她們閱讀《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原著、觀看電影等,以提升對作品的理解和掌握。

  現在,我還擔任中央芭蕾舞團舞蹈學校副校長,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培養學生上,我在不斷摸索如何更好地教育學生,希望從小給學生一種信念:要敬畏藝術、嚴於律己,用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看到年輕演員的進步,幫助他們更快地成長,我感到無比欣慰和快樂。這就像許多前輩無私地把經驗傳授給我一樣,我願意擔負起為年輕演員排練的工作,讓中芭精神薪火相傳。

  與芭蕾結伴而行的人生,像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引人入勝的書。在芭蕾的世界裡徜徉,我覺得我很幸運,也很幸福。

  記者手記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文藝工作者要自覺堅守藝術理想,不斷提高學養、涵養、修養,加強思想積累、知識儲備、文化修養、藝術訓練,努力做到“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除了要有好的專業素養之外,還要有高尚的人格修為,有“鐵肩擔道義”的社會責任感。

  張劍的舞蹈風格優雅大方、靈動流暢,戲劇表演層次清晰、形象鮮明,具有充沛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從藝二三十年,她主演了劇團上演的所有中外大型舞劇和芭蕾作品,如《紅色娘子軍》《大紅燈籠高高挂》《牡丹亭》等。作為第五代瓊花的扮演者,從2002年至今,張劍演出了上百場,在劇中的瓊花成長為一名堅定的革命戰士的同時,人物骨子裡那種積極奮進、頑強抗爭的精神也感染、塑造著張劍,正是這種頑強拼搏的精神鼓舞著她不斷尋求對自我的超越。

  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藝術總監馮英這樣評價張劍:“天賦與勤奮,讓她在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芭蕾舞壇嶄露頭角﹔激情與專注,讓她在舞台上書寫了20年的輝煌成就﹔執著與堅守,讓她在20年後的今天依然活躍並為觀眾創造著驚喜。她豐厚的專業素養,使其在演繹東方和西方、古典與現代的作品時都游刃有余﹔她對藝術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使其創造出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她陽光、積極的人生態度,使其處世境界更臻完善並助推劇團氛圍和諧。我為中芭能出現張劍這樣卓越的芭蕾表演藝術家深感自豪,我為中芭代代相傳的拼搏和奉獻精神倍感欣慰。”

  現在,張劍除了演出,還擔任排練者。為了讓年輕演員把握好人物角色,張劍全力以赴。看到年輕人的進步,她由衷為他們感到高興。她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舞台經驗和心得傳授給年輕演員,其中最關鍵的一條是:打動觀眾。將對觀眾和藝術的敬畏傳遞給年輕人,這也是文藝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