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廣東
廣東
廣東推進公共文化服務 城鄉一體 提質增效
發布時間:2024-03-26 15:34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4-03-26
  走在廣東省東莞市,30個以“﹒莞”命名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成為承載市民精神生活和社交活動的第三空間,139個城市閱讀驛站、160個共享文化空間嵌入市民生活。在廣東,新型文化空間星羅棋布。據統計,全省已建成“粵書吧”“粵文坊”等小而美的公共文化新空間4077家,較好地響應了群眾對高品質文化生活的期待。
  這是廣東堅持城鄉一體,推動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設施科學布局和提質增效的喜人成果。圍繞這一思路,廣東積極推動公共圖書館事業持續發展。近4年來,全省共新建、改擴建公共圖書館31個﹔全省共有91個公共圖書館達到國家一級館標准、36個達到國家二級館標准,兩項數據相比上次評估增加39個、增長了44.32%。
  2023年,清遠連山縣投入160萬元,為53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性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配送文體設施,進一步補齊短板。過去一年裡,廣東將“農村群眾性文化活動開展情況”列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推動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提質增效。廣東還委托第三方以暗訪的形式,對全省306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111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設施服務質量進行抽樣調查,切實保證基層群眾的公共文化權益。
  在揭陽,多元化的閱讀場景讓讀者享受閱讀的便捷。全市已形成以6所公共圖書館和1所主題圖書館為核心,包括88個鄉鎮圖書閱覽室、1638個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1個“粵書吧”、1446個農家書屋、120多個職工書屋、200多家實體書店(含網店)在內的緊密型閱讀網絡空間。為有效促進縣域優質公共文化向鎮村兩級流通共享,廣東加快完善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體系,推動全省共建成文化館總館120個、分館1606個、服務點6042個,建成圖書館總館120個、分館1783個、服務點5979個。
  通過智慧管理平台,對讀者畫像、借閱行為進行大數據統計和分析,實現資源配置與群眾個性化閱讀需求相匹配,這是佛山南海區智慧圖書館帶給市民的閱讀新體驗。如今,南海區智慧圖書館村居全覆蓋,年均進館人數超270萬,佔全區圖書館總分館的73%。為豐富品質供給,廣東積極推進公共數字文化建設。2023年,廣東穩步推進78個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數字文化項目建設,逐步形成包括粵劇、潮劇、廣繡、英歌、醒獅以及書法、廣場舞、美食文化等內容數字資源體系。
  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斌介紹,廣東已建立高品質的公共文化產品數字化供給機制,形成多圈層公共組織文化服務網絡、智慧圖書館。目前,“粵讀通”已通過“粵省事”及廣東省身份統一認證系統,實現全省范圍內各級公共圖書館用戶信息的互聯、互通、互認,144個縣級以上的文化館提前完成數字服務對接,打造特色數字文化資源庫和傳播媒體矩陣。即將上線的“文化廣東”App服務平台聚合了場館查詢、資訊發布、活動預約等功能,集中展示、實時提供優質公共文化服務和產品,並同步更新微信小程序和“粵省事”文旅專區,讓優質文化產品傳播更及時、更廣泛、更有效。
  為進一步提升城鄉公共文化服務水平,2024年,廣東省將著力抓好重大文化設施建設,打造彰顯文化強省的新名片。今年要重點推進建成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高水平推動藝術中心中的廣東美術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展陳建設和運營管理。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新館、廣州博物館新館、深圳歌劇院、深圳灣文化廣場、汕尾市文化中心、雲浮市西江新城圖書館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以充分發揮地標性文化設施、場館的公共服務功能。
  為重塑鄉村文化價值、描繪鄉村文化振興新圖景,今年,廣東將創新提升城鄉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圍繞這一目標,廣東將實施鄉村文化更新計劃,打造鎮村兩級鄉村文化新空間,推動市、縣文化館、公共圖書館與公共文化新空間資源整合、互聯互通,織密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共同體建設,推動部分公共文化設施利用一定比例面積和時段實行社會化運營,激發基層文化內生動力。
  去年,廣東實施鄉村文化更新計劃,舉辦鄉村文化年、美育鄉村支教等,成效顯著。其中,廣東省流動博物館推出基層巡展295場,惠及群眾185萬人次﹔廣東省文化館舉辦第六屆“我最OK”全民才藝大比拼,惠民超過170萬人次﹔佛山舉辦“南海大地藝術節”,吸引游客130萬人次,帶動旅游收入7.3億元﹔中山舉辦“金色大地音樂會”鄉村文化活動品牌,吸引線上線下觀眾超過700萬人次。今年,廣東省將在此基礎上,創新舉辦“四季村晚”“廣場舞大會”等品牌活動,不斷豐富鄉村文化供給。(譚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