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山東
山東
濰坊:探索“第三空間” 讓市民游客共享
發布時間:2023-08-16 09:41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3-08-16
  乘坐“渤海之眼摩天輪”,體驗世界上最大無軸式摩天輪的刺激,到離市區不遠的浮煙山景區徒步露營、騎行觀光……近年來,山東濰坊城市面貌煥然一新,許多文娛地標、時尚商圈、休閑場所蓬勃興起,在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這些主客共享的公共空間正成為濰坊城市旅游的新地標和“第三空間”。
  豐富文娛地標
  電視劇《南來北往》前不久在濰坊市坊子區“坊茨小鎮”開機拍攝,該劇導演鄭曉龍對坊茨小鎮贊賞有加,“坊茨小鎮是濰坊的城市名片,對於影視創作來講,更是一處難得的寶地”。
  近年來,以坊茨小鎮、濱海摩天輪為代表的大批地標性建筑在濰坊蓬勃興起,這些熱門“打卡地”有力拓展了濰坊城市旅游發展的“第三空間”。
  “建設‘第三空間’,目的在於更好地滿足居游共享的功能需求,是居民和游客獲得美好生活的平台和載體。”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權文鬆認為,文娛地標建筑濃縮著城市氣質和內涵,是城市“第三空間”旅游形態的一種。建設和發揮好文娛地標的旅游功能,對於實現居游共享具有重要意義。
  濰坊市坊子區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全區有不少地方由於煤礦採空等歷史原因而繁華凋落,大量德日建筑散落其中,有失城市美感。近年來,坊子區因勢利導,利用百年歷史的老房子、小巷子、舊火車站等建筑,規劃影視基地,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讓昔日廢舊遺址成為城市新地標。
  “打造文娛地標性建筑,做成‘網紅打卡地’,不僅要講究高顏值、高品位,還要講究地方特色和審美風格,既要更好用,也要更好看。”權文鬆介紹,文娛地標建筑在濰坊已經遍地開花,在扮靚城市景色的同時,也為人們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之外,開辟了“詩和遠方”交融的“第三空間”。
  融合潮流文化
  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第二批山東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濰坊市的青州不夜城、安丘齊魯酒地、濰坊市鳳溪地濱河休閑街區3個項目入選。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入選項目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征,便是順應了當下的“潮文化”,成功收獲了流量經濟。
  華燈初上,青州不夜城迎來一天當中最繁忙的時刻。這座佔地約6.5萬平方米的不夜城,運用藝術化的場景和燈光為游客營造一處“光影的天堂”。“千燈幻彩中,彰顯‘國潮文化’的新奇演繹,讓游客流連忘返。在這裡,游客可以沉浸式體驗中國文化和齊魯文化的魅力。”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青州不夜城自2022年國慶節開業以來,夜間已累計接待游客超12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超2000萬元。
  在濰坊,“潮文化”隨處可見。新時代青年文化與工業歷史底色的百年建筑群碰撞出別樣的火花。古色古香的青磚紅瓦,微風下的綠草藍天,靜臥在一旁的風車緩緩轉動,時代的浪潮滾滾而來……在奎文區1532產業園,百年煙廠遺址經過不斷的修復、改造和提升,被成功打造成新興的青年聚集地、充滿青春活力的特色商業街區。截至目前,1532文化產業園已經舉辦青年大型活動50多場次,吸引游客數十萬人次。
  “‘潮文化’的助力對於提振‘第三空間’文旅消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權文鬆說,當下,第三空間的輻射范圍不斷延伸,不再局限於本地居民,也成為外來游客旅游的打卡點。下一步,濰坊將充分創新挖掘“潮文化”內涵,實現“潮文化+第三空間”融合發展,培育濰縣老城區、泰華中興街等城市旅游休閑街區,構建多樣化消費場景,助力濰坊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
  打造精品旅游
  近年來,濰坊市以“精品旅游”項目為抓手,統籌文旅融合與城市品質提升,城市化與旅游業呈現出相互促進的發展態勢。
  位於濰坊主城區的浮煙山景區地貌多變,林木蔥郁,四季風景各具特色。每逢周末,不少游客選擇到浮煙山徒步露營、騎行觀光。
  “以前,整個山光禿禿的,一到秋天,格外荒涼。”浮煙山腳下潘家村村民潘立寶說,現在的浮煙山成了家門口的花園,每天就像生活在公園裡一樣。浮煙山還吸引了大量游客,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周邊村民沿山開辦農家樂、發展創意產業,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浮煙山景區的蛻變式發展並非個例。昌邑市青山綠水景區憑借豐富多彩的自然世界、種類繁多的動物為游客營造了遠離都市塵囂的浪漫氛圍。過去,由於開採石料,導致廢礦雜坑、山荒水缺,人居環境質量大幅下降。近年來,昌邑市以專業化、品質化的農旅融合和文旅融合發展思路,成功將荒山打造成為集生態觀光、旅游購物、休閑度假、文化娛樂於一體的生態休閑旅游區。
  “旅游不能僅考慮游客需求,也要讓居民滿意。第三空間的拓展和優化在提升城市品質的同時,也讓濰坊實現了由‘季節性’旅游向‘全季節’旅游的成功蛻變。”權文鬆說。(吳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