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舉辦2024業務能力提升講座
發布時間:2024-04-22 10:53 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 編輯:李曉霞
信息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 2024-04-22

  2024年4月17日下午,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組織開展2024年第一期業務能力提升講座,邀請中央民族大學王建民教授作題為“從中國節日志、中國史詩百部工程談民族民間文化和非遺保護”的專題講座。

  中心職工業務能力提升系列講座是中心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干部健康成長重要論述的具體舉措,重點圍繞民族民間文化和非遺保護,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與中心全體人員開展座談交流,著眼於中心干部職工,尤其是青年干部的業務工作能力和專業知識的提升,旨在推動中心事業高質量發展。

  本期主講人王建民教授是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社會文化人類學理論與方法、中國民族學史、藝術人類學、新疆歷史與文化研究等,代表作《中國民族學史》(上下卷)《中國跨界民族》《藝術人類學新論》等,主編《文化人類學百科全書》。同時,王建民教授也是中心“中國節日志”“中國史詩百部工程”編委會專家,深度參與了兩個項目的策劃及執行。

  王建民教授從“中國節日志”和“中國史詩百部工程”的主要目標和意義、認識論、方法論、研究方法,需要關注的問題,項目啟示和未來的延展方向6個方面,結合親身參與項目的實踐經驗,詳細講解了項目與民族民間文化和非遺保護的關系,深入淺出地剖析了兩個項目在民族民間文化和非遺保護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節日和史詩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傳統文化資源。對節日和史詩進行搜集整理、系統研究和傳播利用,在促進文化保護傳承,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振奮民族精神、增強社會凝聚力,建設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此外,王建民教授強調了田野調查、深度訪談等研究方式和多學科交叉研究的重要性。他指出,隻有通過深入實地的調查和訪談,才能獲取到真實、生動、原創的一手資料,觀測到節日和史詩的傳承發展現狀﹔同時,結合田野調查研究和多學科交叉研究,可以更加系統地揭示民族民間文化的內涵和價值。王建民教授還提到傳統文化項目需要關注的一些問題,如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傳承與創新的平衡等。這些問題不僅考驗著研究者的專業素養和責任心,也關系到項目成果的質量和影響力。他認為,民族民間文化和非遺保護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學術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聆聽講座的中心職工表示,一方面,專家的系統講解增進了對自己所從事工作的認識。“中國節日志”和“中國史詩百部工程”旨在全面記錄和研究豐富的傳統節日和珍貴的史詩。在開展項目過程中通過收集、整理、出版和傳播等工作,能讓社會公眾了解和認識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加強對優秀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不僅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能為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提供有力支撐。另一方面,大家也將繼續努力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能,不斷提升專業能力,為推進中心學術研究和業務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