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逛國博 尋龍跡
發布時間:2024-02-19 09:52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4-02-19
  龍是中華文化中古老而又尊貴的祥瑞之獸。甲辰龍年來臨,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龍肇新元——甲辰龍年新春文化展”,從節俗禮制、歷史文化、藝術生活等方面系統闡釋龍這一中華民族的圖騰。春節假期,不少游客走進國博,尋找龍的蹤跡,在文物中探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與時代價值。
  “哇,以前在課本上見過這個玉龍,太精美了!”剛進入展廳,就能聽到許多游客的由衷贊嘆。作為展覽的一大亮點,有著“中華第一龍”美譽的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龍“C位”亮相,帶給游客不小的震撼。
  這條玉龍出土於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賽沁塔拉,是我國已發現的時代較早的龍的形象之一。玉龍由墨綠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潔,頭部長吻修目,鬣鬃飛揚,軀體卷曲若鉤,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與藝術價值。
  “我們特意把玉龍這一明星展品從‘古代中國’基本陳列中拿到本次展覽中展出,希望以‘中華第一龍’為起點,邀請游客一起探尋龍文化。”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院副研究館員、策展人諸葛英良說。
  戰國龍虎紋雙耳盤、唐代雙龍耳瓶,清代海水雲龍紋硬木屏風……除了“中華第一龍”,展覽還精心挑選了200余件(套)國博館藏文物,包括青銅器、玉器、瓷器、金銀器、漆器和繪畫,時間跨度大,類型多樣。
  “我們希望通過不同年代、不同類型、不同材質的展品為游客提供一個思考空間,去探尋中華民族如何形成現在這種多元聚合、兼容並包的民族文化精神。”諸葛英良說。
  展廳裡,不少游客站在文物前仔細端詳,時不時拿出手機拍照、查詢信息,生怕漏過每一個細節。
  除了龍形文物外,展覽還特別聚焦文物的紋飾之美,彰顯龍紋飾的美好寓意及文化內涵。在歷史長河中,龍紋飾不斷整合進化,直到今天,還經常出現在各種民間手工藝品、文創產品上,其發展演變折射出各個時期的不同風貌,展現了中華文明的靈動之美和雅正之氣。
  “我覺得龍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都有特殊的意義,我們都是龍的傳人,在展覽中我看到了許多龍文化的印記,這些印記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成長。”北京市民於倩倩說,“龍年逛龍展,希望新的一年我們都能龍馬精神、順順利利。”
  此次展覽在空間設計方面格外注重春節文化與龍文化的結合。“我們力求從中國傳統設計理念中提煉出展示中華文明精神標識的元素,融入整個展廳的空間設計之中,希望游客在探尋龍文化的同時,感受到春節的喜慶祥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展覽空間設計鄧璐介紹。
  時至今日,龍早已成為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象征,也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展覽中,蒼龍列陳於天,潛龍或躍在淵,廣大游客透過一件件文物,感悟五千年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斗進取的精神血脈,凝聚起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堅定意志和美好願望。(趙騰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