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2年聚焦全国两会(文化和旅游)专题_131 > 代表话文旅
代表话文旅
贯彻落实《博物馆条例》 推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06 15:16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李晓霞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2-03-06

  全国人大代表  王勇超

  截至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5788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达到1858家。然而,非国有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在政策支持、税费减免等方面待遇并不平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就入不敷出的非国有博物馆经营更加困难。为保持非国有博物馆长期稳定、持续发展,我建议:

  一是尽快出台与税费相关的纲领性政策。鉴于非国有博物馆多属公益性质,更应该与国有博物馆在政策方面享有同等待遇,享受国家文化、税务、土地、金融等政策带来的优惠,在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建设配套费等税费优惠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建议国家尽快制定与《博物馆条例》有关的配套性文件,发挥国家层面的统筹指导作用,加强地方政策执行力度,努力实现“政策落地”的良好预期。

  二是实行非国有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建议国家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对具有明显示范带动效应、公益性突出的非国有博物馆,尝试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并将其逐步纳入国家财政补贴名单,真正实现财政政策“公平对待、扶持引导”的作用。

  三是加大公益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非国有博物馆有的因建设资金不足,大量藏品面临阳光暴晒或酸雨腐蚀,急需入馆保护。希望国家相关部门从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文物保护经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并从金融与文化融合政策方面帮助解决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资金问题。

  四是支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议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有针对性地把非国有博物馆纳入其中,在规划制定、项目布局、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统筹考虑,提供发展机会,发挥非国有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五是建立公共卫生安全防护常态化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大公共卫生安全防护集中统一领导,科学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等对博物馆的影响。完善非国有博物馆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非国有博物馆常态化发展。

  六是推进数字化网上展览和线上服务功能。支持非国有博物馆研究人才建设。盘活馆藏资源,实施各类藏品的数字化登记工作,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数字平台,推进展览数字化建设。

  加强研究成果的出版以及在数字化网上展览中的应用,推出系列网上文化服务项目与平台,不断探索线上服务功能和运行体系,拓宽文化产品营销推广渠道,让藏品价值得到应有的发挥,实现馆藏资源社会共享,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