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2023全国两会 > 委员谈文旅
委员谈文旅
创新艺术生产方式方法
发布时间:2023-03-05 10:10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张静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3-03-0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艺术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既要求在选材上聚焦时代变迁,也要求在立意上展现时代精神;既要求在组织方式上与时俱进,也要求在表现手法上不断革新。
  2020年,疫情将演播这种演艺行业的崭新业态唤醒。之后的两年里,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演艺行业对演播的探索愈发全局化、理智化。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擘画了建设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部署了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重点任务,也为演播、数字演艺等新业态提供了政策支撑。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爱上民族音乐,中央民族乐团进行了大量有益实践。“我们除了传统的线下演出,还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新媒体平台搭建官宣网络,打破专业壁垒,吸引更多年轻观众‘打卡’民乐。”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介绍,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中央民族乐团结合新创剧目《唱支心歌给党听》,在快手发起“了不起的国乐”话题活动,几天之内就有4000余部作品报名参与,实现了近2.8亿次的有效传播;2022年7月,中央民族乐团与抖音直播联合发起的“乐上花火,国乐大会”主题推广活动,收获了超过1.5亿的观看量。“我们逐步意识到,网络的点击量、播放量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字,数字背后就是实实在在的民心,我们常说‘艺术为人民服务’,那么,人民在哪我们就应该在哪,所以我们又联合抖音开展‘山河国乐’公益星期二直播活动,每周二,百位入驻抖音的艺术家关闭打赏功能,以演奏、演唱、授课等形式为网友提供聆赏和学习的窗口,通过链接‘大山里的音乐课堂’等公益项目,为山区孩子捐建音乐教室、提供音乐服务。”赵聪说。
  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打造的业务考核展示《舞上春》,不仅首开中国古典民族舞蹈基本功与技巧考核从课堂到舞台的先河,更通过与华为科技有限公司跨界合作,进行数字拍摄制作,探索了付费演播的全新商演模式。2022年,中国歌剧舞剧院在与华为合作的基础上,增加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进行三方合作,运用电影化拍摄手法还原舞蹈艺术,于七大平台同步上线中英双语版,为国际传播做出前瞻性尝试。在演员技艺与科技力量的不断升级中,《舞上春》于线上线下持续破圈,掀起“国潮舞风”热潮,成为“爆款”演出。2022年9月,《舞上春》在天桥艺术中心的三场演出开票5分钟售罄,票房收入136万元,成为该剧场本年度单个项目销售票房冠军,全网总浏览量超过2.3亿。“当今,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大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在不断提升,文艺作品的生产方式和表现形式也在变革与突破。但是我们要牢记,一切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一定要把提高文艺作品的质量放在首位,创造具有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的优秀艺术作品永远都是我们的根本。”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许宁说。(刘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