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部署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求各相关部门和地区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湖北必须履行好的政治责任。”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陈飞说。
近年来,湖北从文物保护、考古等方向对长江文化进行了广泛研究,为理清长江文化脉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5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项目,以田野考古为主要手段,廓清长江中游各个区域考古学文化年代框架及发展谱系。2020年底,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与武汉大学共建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旨在进一步促进湖北乃至全国文物考古专业人才培养、文博专家智库建设、学术科研及文物考古成果传播。2021年12月,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全面启动全省长江文物资源调查工作,对长江文物保护利用、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规划提出政策建议等。
为建设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陈飞认为需要从多个方面发力。首先,“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视角下,对湖北长江文明进行系统研究。”陈飞说,应依托长江文物、历史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等历史文化遗产,加强考古学、历史学、历史地理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积极推进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全面挖掘长江文明的历史价值与时代价值。
其次,用数字化赋能文物保护,建设长江文化资源数字化平台。陈飞表示,可依托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的全省文物信息化平台,借助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的科技优势,实现跨部门的资源共享、数据互通,保证长江文物及其整体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最后,“创新展示手段,推出‘畅游长江’文化云平台。”陈飞提出,应联合长江流域文博单位,整合全线文物资源数据,借助云计算技术,实现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线上实时展示,打造线上长江文化体验与呈现系统。
管理者说
湖北宜昌三峡人家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屈家春: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将充分激活长江流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延续历史文脉、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标识的传播度和影响力的同时,也必将进一步推动长江流域地区的文旅融合、文旅高质量发展。
游客反馈
周晟:长江流域钟灵毓秀、人灵地杰,既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也有锦绣的人文之盛,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会进一步挖掘这些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万里长江,风光无限,我要一路“打卡”,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
上一篇: |
下一篇: 河北省政协委员李宝才:提升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品牌影响力, 绽放文化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