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2022年全国两会文化和旅游部专题 > 委员谈文旅
委员谈文旅
种“数”耕“云”,数字化转型是升级助推器
发布时间:2022-03-08 09:4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李晓霞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2-03-08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文化产业发展各领域。以视频直播、创意广告等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带动作用持续增强,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变革的重要助推器。

  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首先要坚持以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落实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促进文化产业“上云用数赋智”,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2020年以来,“云”文化项目成为亮点。云演出、云博物馆、云录制、云旅游、云音乐会、云端论坛等满足了人们多元的文化需求。比如,故宫博物院推出了“VR故宫”“全景故宫”和云游故宫观展,敦煌研究院利用数字资源推出了“数字敦煌”和云游敦煌等线上产品。“互联网+文化”,让传统文化产业焕发生机。

  “文化产业借助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发展新兴业态,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从传播角度看,传统文化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介为扩展其传播范围,提升传播到达率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方式;从保护角度看,诸如数字化技术对文物、遗产的研究进行复原,以及虚拟现实、大数据等这些新技术则为其保护创造了新条件。

  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文化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张颐武也发现,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比如线上演播、直播以及短视频会涉及盗版、直播打赏无规范、优质知识文化内容传播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对此,张颐武认为,面对发展中的问题要加强有效监管和行业自律,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引导,以此减少不规范现象。

  围绕文化产业发展新需求,从新型基础设施、文化产业装备水平全面提升,到文化产业标准体系、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再到产业创新链培育,构建创新发展生态体系。《“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的应用,推进“上云用数赋智”,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发展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网络视听、线上演播、数字艺术展示、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丰富个性化、定制化、品质化的数字文化产品供给。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提到,通过数字经济,可以前所未有地增加旅游项目和内容,并带来旅游的全新体验。为做好数字经济赋能旅游产业,他建议对“数字+旅游”进行全方位的顶层设计,扩大专项基金推动企业进行数字旅游项目、产品的开发,进行数字旅游景区建设,组建旅游业数字化联盟,推动旅游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构建数字化场景服务能力,推动旅游产业实现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