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 王黎光
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育人育才的重要载体;教材建设是事关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工程与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教材建设,我国教材体系日益完善,结构不断优化,品种类型更加丰富,内容质量持续提升,育人功能显著增强,时代特征愈发凸显,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材建设工作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本人非常关注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尤其是在如今“五育并举”、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大背景下,我特别关注经典艺术作品进入大中小学教材的情况。因此,我在提案中提出:让更多民族民间音乐、戏曲等经典艺术作品进入大中小学教材,不断增强课程教材建设的先进性与协同性。
在过去一年的履职过程中,我注意到目前大中小学教材对国家的各项政策、要求贯彻落实得很到位,但部分教材的编写时间有些仓促,大中小学教材在一体化、协同化建设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例如,一些教材的研究、编写工作在一年甚至几个月内就全部完成了,精雕细琢不够,把握学生实际、课程需求、教育教学规律不够。教材研编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世纪工程,必须坚持质量优先,树立精品意识,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材建设人才队伍,鼓励长期在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参与教材建设。
又如,艺术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课程,经典艺术作品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然而,民族民间音乐、戏曲等艺术作品在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教科书上布局得还不够科学合理。我们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上一篇: |
下一篇: 建设书香企业 带动全民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