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2022年全国两会文化和旅游部专题 > 委员谈文旅
委员谈文旅
全国政协委员贺云翱: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重在提升效能
发布时间:2022-03-10 09:43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李晓霞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2-03-10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如何让村民在走上富裕道路后,享受到与市民一样的公共文化服务,这是一件难事,也是在“文化共富”道路上必须要做的事。

  “现在乡村里的很多公共文化设施都建起来了,形式很丰富,硬件好了,软件也要跟上。”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从事文化遗产研究,平时在工作中走访了很多乡村,村里的文化建设一直是他关心的问题。

  “有的村子建了公共图书馆分馆,也有农家书屋,内部设施很好。但有些村子配备的图书老百姓不爱看,放在书架上无人问津。”贺云翱表示,不同地方的老百姓对于书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如果统一配送,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近年来,各地加强对城乡公共文化的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和资金保障,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通过着力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效能发挥上仍受到不少因素制约。在贺云翱看来,下一阶段的乡村公共文化建设重点在于提升效能,提升供给的精准化、精细化;具体提供哪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关键要看群众的实际需求。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讲精准扶贫,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也要讲求精准化,避免一刀切,造成资源浪费。”贺云翱建议,对不同乡村的人员构成、产业结构、文化需求等方面信息要提前摸排,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把工作做精、做细,“定制”重内涵、重品质、重效果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此外,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在提供服务时也要注意与时俱进。“比如乡村图书馆、农家书屋里的书不能送去了就好几年都不变,应当根据实际需求及时更新。送演出下乡是文化惠民的好事、实事,进一步做好送什么、怎么送等工作,群众的满意度就会大大提高。”贺云翱说。

  回 应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

  促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

  “十三五”时期,江苏已在全国率先建成“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这也为我们未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新时期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新需求,我们将发挥好现有设施网络的作用,不断拓宽文化服务阵地,在服务效能上实现大提升,将工作重心逐渐从“有没有”转移到“美不美”与“好不好”上。

  下一步,我们将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完善“人均接受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次数”指标评价考核机制,促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同时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围绕增强“送”文化实效性,推动文化惠民举措转化为可观可感的民生成果。

  2021年,全省实施扶持经济薄弱地区“送戏下乡”2800场,收获了各方好评。今年,我们除了继续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之外,将以城乡社区为重点,通过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进一步实施“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计划”“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计划”。“十四五”期间,我们将通过每年扶持培育200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实行“送、种、育”文化相结合,建设“群众身边不走的文化队伍”。

  文化惠民贵在坚持,重在质量,我们将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送戏下乡”要变“政府端菜”为“百姓点单”,注重上下联动、供需对接,在摸清群众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度,推动公共文化供需精准对接、服务更加高效。通过多方面措施,紧扣农民群众新期待,解决好“为什么送”;紧扣服务和产品高质量,解决好“送什么”;紧扣服务高效能,解决好“怎么送”。以更多贴近时代、贴近百姓、贴近基层,彰显时代精神、展示建设成就、突出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提升农民群众满意度和文化幸福感、获得感,繁荣乡村文化,助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王  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