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自来水公司职工夏吾卓玛讲述了来自“中华水塔”的故事。她说:“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到农村牧区、工厂企业,亲眼看到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特别是由于水资源、生态环境不断好转,人畜用水水质不断提高,州里建起了矿泉水厂,农畜产品绿色发展、黄河旅游红红火火,乡村振兴有了可靠依托,各族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提高,这一切都生动地印证了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夏吾卓玛说:“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所以又称‘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我的老家黄南藏族自治州全境属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区,作为源头人、护塔人,我们不仅要自己用上好水,还要保证中下游的群众也用上好水。为此,我们采取了禁牧封育、湿地保护、植树造林等一系列举措,原先的荒山披上了绿装,干涸的河床里流满了清水。同时,我们还利用无人机、水质传感器等科技手段进行数据巡河,努力保证‘一江清水向东流’。”
“在我的家乡,保护生态是件大事,而且还成了老百姓自觉的行动。”夏吾卓玛讲述了一位生态守护者的故事,“泽库县有一位名叫多杰的老人。多年前,多杰搬到了泽曲河边的一个简陋小屋,义务守护周边近万亩草原湿地,这一守就是22年。无论寒冬酷暑,老人每天都在湿地里巡查三次,已经走了12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走了3圈。上个月我去调研的时候,专程去探望了这位老人,老人表示还要一直走下去,为的就是守护好‘中华水塔’。”
“家乡父老尽心尽力地守护,使三江源的天越来越蓝,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了。我们呵护水,水滋养了我们,我们是守护者,同时又是受益者。”夏吾卓玛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我们要把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坚决扛起源头责任,更好地保护好生态,让‘三江之源’源清流洁,让‘中华水塔’坚固充沛,让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滋润甘甜。”
走完代表通道后,夏吾卓玛颇为骄傲地告诉记者,黄南州不仅生态保护做得好,自然和人文资源也十分丰富,是旅游胜地。她如数家珍地说:“从自然风光来说,比如,坎布拉国家级森林公园、泽库和日石经墙、河南圣湖仙女洞以及麦秀原始森林风光、青南草原风光等,可多了,一个月都游不完。”
“黄南州的人文旅游资源就更丰富了。”夏吾卓玛说,黄南州是热贡艺术的故乡,热贡艺术主要是指唐卡、堆绣、雕塑等艺术形式,已经有近千年历史。热贡艺术已经成为展示黄南、宣传青海的靓丽名片。黄南唐卡等热贡艺术品蜚声国内外,每年吸引大量游客,产品也远销国内外。
“我的老家同仁市吾屯村过去很贫穷,但现在全村人依靠画唐卡、做唐卡生意,彻底实现了脱贫致富。”夏吾卓玛说,同仁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热贡艺术的核心区。当地依托热贡艺术优势,大力推进唐卡等热贡艺术产品发展,在扶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夏吾卓玛说,黄南州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促进全州旅游产业大转型、大提速、大发展。如今,黄南州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重点实施了坎布拉智慧旅游、尖扎县德吉村“旅游+扶贫”、尖扎县河东易地搬迁花海种植、同仁市蝴蝶滩自驾车营地建设等项目;举办了“热贡唐卡风情小镇”千人徒步游、坎布拉国家公园户外徒步漫游等活动;赴全国各地积极推介,面向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境外市场推介黄南州旅游资源。
“作为‘中华水塔’的守护者之一,看到家乡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品牌传向各地,我感到十分振奋。下一步,我将更好守护好家乡的绿水青山,同时也积极宣传推介家乡的优美风光、历史底蕴,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夏吾卓玛说。(李志刚)
上一篇: |
下一篇: 全国人大代表朱虹: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