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 刘晓静
近年来,围绕治理开发黄河,山东做了很多工作,在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先行区、黄河长久安澜示范带、沿黄现代产业大走廊建设打造等方面,工作成效已经显现;黄河文化博物馆、黄河湿地公园、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带、黄河人家乡村旅游品牌、黄河国际生态城等项目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地处黄河下游,山东不能被动接受黄河上中游保护、治理的结果,只有统筹谋划全流域的发展,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才能真正把山东境内黄河的事情做好。因此,我提出四方面建议。
一是以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主线,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创造条件。要立足山东,面向全流域,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国家开放格局。要更加注重黄河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大协作、迈出大步伐,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以沿黄生态文化带建设为抓手,推进黄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将黄河沿线特别是山东省会济南等黄河沿岸城市发展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全面推进黄河生态保护示范区建设。建设黄河文化资源数据库,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黄河文化深入研究。将黄河沿线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扶植一批沿岸城市产业重点项目和知名品牌,打造独具齐鲁特色、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带和黄河故道文化风情体验区。
三是以深入挖掘研究黄河文化为基础,讲好“黄河故事”。要深化黄河文化的研究,梳理和挖掘黄河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并阐发其当代价值。以发展文化新业态为重点,整合资源,开发视听娱乐、演艺观赏、竞技游艺等可体验的文化产品。
四是以机制建设为保障,健全完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工作体系。为保证黄河文化的整体性、完整性、系统性,突出黄河大保护、大治理并提高工作效率,山东省应贡献在先、协作在前。可率先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牵头设立沿黄九省区都参与的全流域黄河文化研究及协调机构。同时,在山东省内建立、完善黄河文化建设协同工作机制,推动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联动,全方位加强对黄河文化建设的统筹协调。
上一篇: |
下一篇: 深化艺术院团改革 开创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