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和旅游科研工作成果专栏 > 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所科研建设
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所科研建设
苏州市文艺创作中心开展“梁辰鱼杯”剧本征集活动为舞台艺术创作注入活力
发布时间:2025-03-31 11:12 来源: 编辑:科技教育司
信息来源: 2025-03-31

  2021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印发《“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对“实施优秀剧本储备‘百部计划’”和“推动‘江南文化’题材委约创作”做出部署。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制定《苏州市优秀剧本储备“百部计划”(2021-2023)》,联合中国戏曲苏州创作基地创新举办面向全国征稿的“梁辰鱼杯”剧本征集活动,配套建立优秀剧本储备库、实施本地编剧创作能力提升工程,由苏州市文艺创作中心承办。活动通过“剧本储备—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三位一体模式,为苏州舞台艺术创作注入活力。  

  激发源头活水。自2021年起,“梁辰鱼杯”剧本征集活动连续举办三届,累计收到剧本1080部,涵盖昆剧、苏剧、苏州评弹、滑稽戏、锡剧、话剧、舞剧等十余个门类,其中地方戏曲剧本占比33%,昆剧剧本占比10%。经参评资格审核及初评、终评两轮评选,最终评出79部优秀剧本,昆剧剧本占比23%,地方戏曲剧本占比近40%,不但推动了优秀剧本储备,还促进了传统戏曲特别是苏州本土剧种的剧本创作。  

  厚积“江南文化”。“梁辰鱼杯”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编剧关注苏州。“江南文化”题材、苏州题材约占投稿剧本总数20%,很多剧本以苏州名人(如范仲淹、叶圣陶)、苏工苏作(如桃花坞木刻年画、雕版印刷)、苏州名胜(如寒山寺、沧浪亭)、苏州美食(如碧螺春、大闸蟹)等为创作对象,既为许多传统题材注入现代视角,又为“江南文化”品牌塑造助力赋能。  

  构筑交流平台。“梁辰鱼杯”优秀剧本储备库已于2024年底初步搭建完成,目前具备公开注册登录功能。储备库集成“梁辰鱼杯”优秀剧本、全市院团储备剧本及新增资源,实现剧本检索、下载等功能。该平台不仅为文艺院团和创作者搭建对接桥梁,更推动优秀剧本资源从“静态存档”向“动态应用”转型。  

  加快成果转化。举办多场剧本推介会,推动16部“梁辰鱼杯”优秀剧本与苏州文艺院团签订协议,7部已成功搬上舞台。中篇弹词《赫赫无名》讲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事迹,悬念迭起、处处动情,已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资助项目;小剧场昆剧《竹林三昧》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以昆曲重构东方美学,荣获第五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奖项;小型音乐剧《爷爷的女神》以长江白鳍豚保护为切口,呼吁生态觉醒,斩获省级戏剧展演荣誉。  

  促进人才建设。“梁辰鱼杯”投稿者及获奖者大多为中青年,超半数的投稿者来自创研机构、艺术院校等专业单位,近1/4投稿者拥有编剧、导演等序列高级职称。面向全国剧作者征集剧本的同时,配套实施本地编剧创作能力提升工程,通过举办苏州戏剧讲坛、艺术创作研讨、剧目观摩评论等活动,邀请“梁辰鱼杯”获奖作者与苏州编创人员共同学习、深度交流、激发灵感。这一机制既提升本地人才的创作和理论水平,又吸引全国优秀作者关注苏州,形成“输血”与“造血”并行的良性生态,为未来培育剧本创作生力军。   

  “梁辰鱼杯”剧本征集活动通过系统化运作,初步实现从资源积累到成果落地的闭环。未来,随着剧本储备库的完善与人才梯队的壮大,相信会有更多优秀剧本在舞台上绽放光彩。  

                  供稿单位及撰稿人:苏州市文艺创作中心 周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