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开创新时代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奋力拼搏
发布时间:2022-10-26 15:43 来源:中国文艺网 编辑:张静
信息来源:中国文艺网 2022-10-26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作的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在报告中,总书记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文学艺术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最基础的理论品格。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习总书记曾在出访意大利期间说道:“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始终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下,我陆续创作了民族歌剧《呦呦鹿鸣》《天使日记》、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作品,着力表现人民创造、人民奋斗、人民梦想。“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古老中国的诗经与现代中国的创造奇迹般共振。舞台上,当屠呦呦身穿病号服走出以身试药的实验室,不需要华丽的服装,也不需要炫丽的灯光,她的精神足以赢得雷鸣般的掌声。屠呦呦的一生,最动人的就是她的平凡,平凡的她发现了青蒿素,又不平凡地救治了千万人的性命。在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节目单上,我写下这样一段话:“有这么一群石匠——从前跪着雕碑,如今站着刻碑,从前雕过皇宫帝陵,刻过帝王将相,如今雕刻的却是人民自己,是人民英雄。”在人类历史上,石碑数不胜数,或为大人物而筑,或为大事件而造,惟有矗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却是一座人民雕刻人民英雄的丰碑。创作《人民英雄纪念碑》时,我选择从石匠这一小人物入手,从小切口反映大时代的沧桑巨变,从小角度表现大主题的恢宏观照,从“刻小碑”升华到“刻大碑”的无尽感叹:人民创造历史,历史造就人民英雄。眼下,我正在创作一部现代京剧《新海港》,讲述的是新时代工人建设智能港口无人码头的故事,讴歌新时代的伟大工程。无论是雕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石匠,还是建造无人码头的新型工人,抑或是中医药科学家,都是人民的一份子。
  文艺要热爱人民。如果人民是土地,剧作者就是作田耕地的农人。只有躬下身去,才可能耕作土地;只有跪下去捧起泥土,才可能融入土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文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文艺作品观照人民生活,以审美创造激扬人民精神。
  为伟大梦想、伟大胜利、伟大时代鼓与呼
  中国共产党始终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创作民族歌剧《红船》时,几经打磨修改,我以“我有一个梦”唱段为线索串联起主要人物,贯穿全剧。一个是李大钊,一个是毛泽东,两个主要角色反复咏叹,表现革命精神传承闪耀,再到结尾处众人合唱“我有一个梦”,烘托全局、点明主旨。“我有一个梦,总有那么一天,沙漠变成草原,沧海变成桑田;我有一个梦,总有那么一天,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富强民主的信念;我有一个梦,总有那么一天,中国终将站起来,挺立在世界之巅。”设计这一核心咏叹不仅是为了使人物、情节更加集中紧凑,更是为了通过描摹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梦”,连接中国人民的“一个梦”,呼唤中华民族的“一个梦”。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十大”,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一路带领中国人民跨越沧海桑田、穿越岁月流转,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踏上新征程,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如今,南湖红船的那个梦早已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文艺工作者履行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就是凝聚高亢激扬的新时代精神,夯实团结奋进的新时代思想,描绘波澜壮阔的新时代蓝图,讴歌震古烁今的新时代伟业!(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