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财务司
财务司
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偏低
发布时间:2005-05-27 15:41 来源: 编辑:admin
信息来源: 2005-05-27

    一、现 状:广东省人均藏书仅0.32册

    2003年度统计资料显示:广东省现有公共图书馆129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2498万册,其中新购藏量189.81万册;按常住人口计,广东省人均藏书仅0.32册,图书增量为人均0.02册。国际图联制定的《公共图书馆标准》规定通用的藏书标准为“在最小的行政区(3000人)内,至少应为每个居民配备3册图书,但这一比例可随着服务人口数量的增加而相应减少,普遍适用的总标准是每个居民2册书。”每年图书的增加量应为“每1000人至少250册”即人均0.25册。可见,广东省人均藏书远远低于国际图联人均2册的标准,新增藏书亦远远低于人均0.25册的标准。即使在国内,广东省人均藏书亦显落后,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0.34册,仅居全国第十二位,与经济强省的地位极不相称。而上海市人均藏书为3.53册,相当于广东省的11倍;北京市为0.66册,相当于广东省的2倍;浙江省为0.41册,江苏省为0.38册,均高于广东省水平。

    二、原 因:

    (一)广东省公共图书馆数量少且藏量不足

    按照国际标准,每1.5公里半径内设置一所图书馆,平均2万人左右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广东省平均61.3万人才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与国际标准相差甚远。

    在现有的129个公共图书馆中,平均每馆藏书只有19.37万册,其中市级馆平均每馆藏书为43.56万册,县级馆平均每馆藏书不足10万册。若按人均2册藏书标准计,即使占人口最少的珠海市,公共图书馆藏书也需达162万册。但目前,广东省只有省直及广州、深圳、佛山、江门4个市的公共图书馆藏书达到100万册以上;珠海、汕尾、河源、中山、潮州、云浮6市公共图书馆藏书均在50万册以下,藏书最少的汕尾市只有7万册。

    (二)购书经费匮乏

    由于图书馆购书经费没有立法保障,许多图书馆经费只够用于维持人员开支及正常运作,购书经费极少,甚至没有安排购书经费。2003年,广东省人均购书费为0.66元,全省有15个公共图书馆全年没有购书经费,占图书馆总数的11.63%;有14个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不足1万元,占图书馆总数的10.85%,这些馆除了能订购些报刊外,已无力再购买新书。

    另一方面,广东省图书购置费占图书馆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003年全省图书购置费占图书馆总支出的19.65%,比上年下降了2.34个百分点。购书经费比重的下降阻碍了新书拥有量的提高。

    (三)书价上涨速度快,导致文献入藏量不能适应读者的需要。我国图书价格十几年来上涨了20多倍,但与10年前比,广东省购书经费只增长了6倍多,购书经费跟不上书价涨幅,一些图书馆只能象征性地购一两批新书,对一些指导性、实用性强,深受读者喜爱的高价书只能望而却步。

    三、对 策:

    藏量少带来读书难的问题。为解决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读书难,读新书更难”的窘境,广东省于2003年11月正式启动了“广东流动图书馆”,省财政将每年拨出购书专款,按每个流动图书馆分馆约1万册左右的标准配置。流动图书馆对提高基层群众的基础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要解决我省藏书落后的现状,建议还需采取如下措施:

    (一)政府重视,加大购书经费的投入,确保人均购书经费逐年增长。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保证购书经费逐步增长,主要靠政府的投入。建议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规定国家有划拨经费的义务,图书馆享有获得经费的权利。世界上图书馆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图书馆法。如美国1846年颁布了世界第一部图书馆法,英国1850年颁布公共图书馆法,日本图书馆协会1954年通过并公布《图书馆自由宣言》等。这些法律对保证图书馆经费,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保障作用。目前,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人均购书经费已达120美元。

    (二)争取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及企业家等社会捐赠。为吸引捐赠方,首先应改进自身服务,加大宣传力度;其次,建议政府放宽税收优惠政策,如对公共图书馆的捐赠给予全额免征有关税费。

    (三)增加事业收入,弥补经费不足。2003年,我省公共图书馆事业收入仅占总收入的4.88%。面对经费困境,公共图书馆应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特别在开发信息、拓展咨询上广开门路,增加事业收入,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